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大家好,闲话很多夫斯基又来了,这次来晚了,因为犯了下懒想不写了,后来左边的小人和右边的小人打架,名字叫坚持的那个小人打赢了。答应自己的事情还是要坚持做下去的。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玩个小游戏,猜猜图片中的人物都是谁,答案在最后。

  宝马M2的H5广告疯传朋友圈

  上周热点,从小到大,一个个来吧。首先是宝马M2的H5广告在朋友圈疯传。的确好一阵子没看到这么有意思的H5了,短短三个动态画面,代入感极强,声音也很棒,一看就是大品牌大手笔,后来团队出来揭秘了,就是一个团队做了大半个月,这费用,不是一般创业公司能够承受的,谁叫别人是别摸我(BMW)呢,不过相信对于宝马M2上市整个市场方案,这个也只是九牛一毛。反正做营销的都知道,基本上一个视频出来,传播的费用都要准备制作费用的5倍甚至以上。这种又要考验创意又要考验传播还要让用户知道是广告还愿意去转的活,真挺难,一般没钱的最好别碰。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其实不管是H5还是报纸上本版广告,对于公关来说都只是要个源头。因为做完这一切,才可以有媒体评论来跟进,才可以讲更大的故事,所以,一个源头而已,能爆炸最好,仅仅作为导火索也不亏本。

  干了科比和任正非的鸡汤

  乔丹之后,NBA的标签式人物应该就是科比了吧。某天,朋友圈突然被刷屏,“别了,科比”,“科比,再见”,我咋从来不知道那么多人喜欢NBA呢!!然后又是铺天盖地的海报。这两天刷屏的是照片是72岁的任正非没有专车没有助理深夜在排队打车,华为的大boss尚且这样,估计让很多老板汗颜了吧。华为除了大家往往不会提起的军方背景,其他的确都很牛逼。而任正非和柳传志是真正德高望重的带头大哥,叫人信服。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科比和任正非都是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带给我们的也是无比正能量。有一种勤奋叫明明很勤奋,却不知道自己很勤奋,所以会更勤奋;有一种大美叫明明很美,却不觉得自己很美,所以会让自己更优秀;有一种牛逼叫明明已经很牛逼,却从来不知道自己很牛逼,所以可以成为最牛逼;兰花不知道自己有多幽静,星空不知道自己有多广袤,不知其香却最芬芳,不知其广而成大广,不知其美而最美。一切都在于不自知,不自满。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有种感觉,朋友圈的传播让我觉得人和人距离很近,又带着迷惑性和欺骗性。好像谁都可以认识谁,又好像谁都在什么事的现场,而且传播速度实在太快了。

  说到这个,不得不说上周的最热热词“友谊的小船”。之前是“套路”引起了“友谊的小船”,什么“套路的海洋风浪太大,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然后就是“翻的ship(friendship)”升级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好好的男人说弯就弯,然后就出了各行业终极版,XX行业的小船说翻就翻。最近大家的脑洞总是被网络热词追着跑,“友谊的小船”这个新梗又凿开了好多脑洞。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从“元芳,你怎么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诗和远方”到“主要看气质”等等,你还会用起几个呢?热词的一生,来得快去得也快。红了,绽放了,燃尽了,没了。

  为什么会成为热词?夫斯基觉得,百搭,顺口,通俗易懂。为什么会被行业热捧?生活和职业的压力总要有个口子来释放,就像奔流的大海总要有个出海口,可以是抱怨下不为人知的行业艰辛也可以是默默的装逼,热词就充当起了这个职能。热词往往带有观点、态度,又不乏幽默、时髦,对企业来说,跟海报还要设计和文案配合,跟热词就完全零成本,谁先抢到这个梗谁就赢了,本来那么多新媒体运营每天都要愁写什么内容呢,热点和热词就给他们提供了新鲜的素材,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利,弊就是,好东西一下子吃多了就反胃,再好的东西你也不想第二天再吃一遍,所以,热词很快燃烧发热完毕,然后死了。

  所幸,前仆后继,死了一个,还会有千千万万个热词跟上。

  再说两个融资合并的事

  京东到家和达达合并,京东完全控股。达达先是主打众包,给各个外卖平台和生鲜水果平台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原来是做自来水管的,突然有一天,达达又拿了很多钱,觉得应该抄底了,竟然也开始做外卖配送了,然后被几大外卖平台联合绞杀,同时15年很多生鲜网站烧完钱以后没有熬过寒冬都死了,现在外卖和物流做得怎么样不是很清楚,只是一直觉得众包物流这事不大靠谱,因为之前达达本来就是用年轻人全职做物流接散单美名曰众包,这和共享经济真正倡导的闲来无聊的大叔大妈小区顺手送个快递是完全大相径庭的,没办法,谁让那会的资本只看单量呢。京东到家合并达达,这个深层次寓意是京东会染指外卖还是要垄断物流呢?

  饿了么投资了黄太吉不少钱,把黄太吉半个装进了自己口袋,而阿里投资饿了么12.5亿,把饿了么装进了口袋,口碑的商户也全部迁入饿了么。至此,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按照以往老大老二斗,一般死的都是小三,不知道谁会第一个被干掉。

  被狠狠打脸的王石

  上周被狠狠打脸的,还有王石。因为华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房地产行业本身不能创造巨额利润了,原本在资本市场上高高在上的说话权利也被剥夺了。大家以为“万宝之战”王石终于赢了,把宝能拒之门外了,才发现并不是。正好上周在读冯仑的《行在宽处》,冯仑在书中说,企业和政府最好的关系是恋爱关系,但是不能在一起也不能上床,冯仑在书中把王石捧得太高。没想到最后王石还是没守住,还是跟了国家姓,这床也上了,以后的关系怕是更理不清了,说话也更加不顶用了。

  还有一句,想要坐怀不乱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坐怀。让自己远离诱惑,就不会被诱惑,男女都共勉吧。

  还有,读罢广为流传的那个文章,夫斯基只记住了一句话:山高路远坑多,让股民先填上。

  网络直播实名认证

  上周死伤比较严重的,还有几大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需实名认证,直播平台被严肃整顿。

  直播平台从PC端的9158和YY兴起,快速过渡到移动端的“边走边播”和“人人都是主播”时代(这些都是夫斯基自己随便定义的,没有史料可考证呵呵),一下走走进了大多数人的生活。

  我个人感觉,虽然移动端流量的红利已经基本结束,但是直播平台流量暴涨,这和二三四线城市很多四五十岁以上大叔大妈,没经历PC时代就直接迈入移动时代是有很多关系的,对很多大叔来说,借着家里的wifi我看着胸大腿长妹子又唱又跳一晚上乐意就赏几百不乐意就送几块钱,比打麻将打牌成本小多了,以前是偷偷摸摸下个小电影还要夜深人静才能看,现在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光明正大看各种妹子直播不要太嗨皮(尤其是很多直播平台都签了AV女优做主播)。

  流量费便宜了,相比有钱,有闲时间的人太多了,而且视频除了承载娱乐,未来还会承载更多行业性和社会性职责和使命,比如马云爸爸搞了个buy+(VR版败家,可以边看边买),再比如马云爸爸买了优酷本来就是布局视频中所见淘宝马上可以买买买,所以直播是风口也是大趋势,是不可逆的进步,过两天也写个深度点的观察和总结。

  《太阳的后裔》大结局

  其实上周期待人最多的,还是《太阳的后裔》大结局。“太阳的后裔”微博话题为阅读量达到100多亿,中国也就14亿人,上微薄的怎么都不超过10亿吧,这个数据太可怕了。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本来只是觉得韩国的偶像明星不仅收割了全世界女粉丝的芳心,但是看到朴槿惠带着宋仲基出访国外夫斯基就觉得,韩国真特么有一手。我们的明星还停留在离婚小三绯闻炒作中,韩国的明星不是全国形象大使就是跟着总统妈出访国外,差距怎么那么大捏!

  夫斯基原来一直认为,韩流在国内之所以这么火,完全是因为国内不放开日本的影视文化,后来最近看了一些材料发现并不是。韩国的潮流之前也是山寨日本的,但是现在,日本反而变成了韩国游戏和文化娱乐最大输出国,难道不觉得棒子很心机很厉害么?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他们在用文化(整容、服饰、餐饮、娱乐)侵略整个亚洲,从长腿李敏镐到都教授到宋仲基,反正我国女粉丝早已沦陷。不仅如此,退回一步想,2004年《大长今》让大家爱上了韩国料理,《继承者们》让三星手机卖疯了,《来自星星的你》,除了全智贤服装变成了淘宝爆款,韩国品牌的啤酒炸鸡也红遍全球。据韩国人的统计,在他们的文化产业当中,每多100美元的输出就会有412美元的产业拉动,具体到细分领域,手机等信息技术产品会增加395美元,服装增加35美元,加工食品增加31美元。韩国有51.9%的企业销售额,都受到韩流走红的影响。卧擦太可怕了,按这节奏,你说我国给他们贡献了多少GDP?那韩流的魔力在哪里?且听下回分解。下周的话题大概就是“韩国泛娱乐是如何撩起全球芳心的”,哈哈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本周的重点话题是: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接下来说说拖延了一周的“网红经济”。随着papi酱的走红,和叱咤投资界的“网红”徐小平又投资又站台,“网红经济”正式走入大家的视线。说到这个,夫斯基先说个例子,观察一个网红已经好一阵子了,深刻的感受到了网红是如何实现“注意力”到“影响力”再到和经济直接挂钩的“生产力”这个过程的。

  大家可以去“腾讯视频”搜“丽江夏夏手鼓小宝贝”随意组合的关键词,都可以看到夏夏的视频。夫斯基第一次看到她的视频,是15年下半年,在微信里,别人传给我看的,当时觉得这个姑娘好美,而去过丽江的人都知道前两年遍地都是“一瞬间”现在遍地都是“小宝贝”。

  随着视频火起来,夏夏也火起来了,最初微博粉丝(微博名:我罪珍贵)只有几千人,现在有十几万人,微博和粉丝互动也很频繁,从她微博脉络来看,她应该是最初在丽江的一家手鼓店打工,后来因为视频火了,今年年初就自己租了个门店卖非洲手鼓和CD,很多粉丝都特地跑去丽江看她要合影,她的店门口也是每天门庭若市水泄不通。夏夏有微店也在好几个直播平台上做直播,聚了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粉丝,淘宝店、微信端、微店东西销量都很不错,动不动就卖断货,能那么短时间开个铺面想必也是赚了不少钱(据夫斯基所知主街搞个铺面至少十几万)。丽江那么多卖碟片卖手鼓的,手鼓都要好几千,别人买她的,因为她是夏夏,虽然还偏小众,但这就是网红效应,和网红的经济效益。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说到这里,网红的价值不仅仅是papi酱拿到的1200万,我觉得网红对传统品牌价值的创造和传播是有颠覆意义的。以前我们都是知道一个品牌,然后去买这个品牌的东西,我们知道可口可乐知道王老吉然后会去买这款产品,这就意味着商家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和钱去做好一个品牌,各个渠道推广砸出品牌的知名度,然后具体化到某个产品,产品是落脚点也是消费者和品牌关系的终结点。但是网红经济,逻辑就完全颠覆了,网红本身是品牌,可以贴上任何标签,借助自有粉丝快速高效精准传播,对产品来说有天然的代言和传播优势。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夫斯基手绘版真迹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推广一款新的面膜,当下最有效的捷径估计就是在各类直播平台上找20个和美妆有关的粉丝过10w的网红合作,一时间知名度和转化率应该都还不错,如果想提高转化就再找小红书之类的平台合作一把,又有用户又有信用背书,这样的做法关键是极度省时省人力。而对用户来说,我以前买到的是个产品,现在是从互动开始,买到的是产品和体验,感觉是不同的。不同于以往摆专柜、做广告,拉人头的做法,网红经济的一些玩法是可以完全颠覆广告行业的。
你说,你是看到一张披萨的图片有胃口,还是看到一个明星在津津有味吃披萨的视频更馋一点呢?

  随着信息爆炸、物质生活丰饶,“网红经济”其实是“消费升级”的必然产物和最好反映。以前是要“吃饱”,现在更要“玩好”,不管网红承载的是技能还是内容,都是可以给粉丝带来欢乐,人们也越来越愿意为这样的消费买单,“网红”从眼球效应到规模经济,创造了新的价值链并不断自我造血和换血,而网红经济才刚刚起步。

  再几天就是拍卖papi酱第一个贴片广告的日子了,但是你觉得papi酱还有那么火么?至少在我看来这个热度已经大大降低了,那且不说资本会不会成为网红经济的沃土,单纯就消费升级和网红的偌大发展空间来说,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言归正传。“网红”其实是“网络红人”的简称,一般撇开明星来说。夫斯基归纳了下网红的进化史(纯粹仅个人观点),其实网红的进化史也折射出人们态度观念的变化、科技和网络环境的进步。

  01

  网红1.0

  关键词:草根,猎奇心理

  代表人物:痞子蔡,芙蓉姐姐,奶茶妹妹,凤姐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网红1.0,差不多就是草根站长时代,也是夫斯基的青春吧(呵呵暴露年龄了)。痞子蔡和安妮宝贝直接开启了网络文学时代,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简直是整个青春时期的浪漫和幻想,记得当初看今何在的《悟空传》哭了一遍又一遍。我们的初中高中时代,有些家庭有了电脑而多数都还没有,能用电话线连着上网在家打联众世界打牌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去个网吧还要被视作不良少女,就是在那个网络和电脑还不普及的年代,出个搔首弄姿的芙蓉姐姐和暴丑的凤姐就已经“惊为天人”了,清新脱俗的奶茶妹妹同样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渠道单一、信息闭塞的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吗,所以不管是足够丑还是足够美,都能引来目光和议论。在接下来的日子,天仙妹妹,犀利哥走红,引来XX妹妹,XX哥的各种称谓。而当时网络红人的价值,更多被搬到了报纸和电视上,网络只有一个由头,更多的主流报道渠道全在报纸、各类杂志和电视屏幕上。

  “无个性不网红”,只要愿意跳出来不羞不臊只要愿意被玩坏都可以成为王红光。大家第一次发现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聊天,认识朋友,可以不负责任的讲话,世界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了,对网红传播也提供了温床。还记得当初的非主流和杀马特么?还记得当初的炫富方式是,你都没有QQ蓝钻算什么有钱人!还记得当初新浪、搜狐的论坛以及各类校园BBS么?这些也是现在水军的原型,以兴趣爱好为主题的部落和论坛也在慢慢养成。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时出名无法直接变现,但是先吃螃蟹的人还是赚到了。现在关于芙蓉姐姐、奶茶妹妹和凤姐的新闻还是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转发,因为伴随着大家这么多年,他们在大家思维中太根深蒂固了。同样是第一代网络写手领军人物之一的宁财神后来因为《武林外传》被广为人知,今何在2013年与周星驰合作,靠《西游。降魔篇》创华语票房20项纪录。总之有些前辈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有些网红靠时间和沉淀风采依旧。

  02

  网红2.0

  关键词:名人+大V

  代表人物:薛蛮子,叫兽易小星,易中天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人人网”,“博客”,“开心网”,“猫扑”,“天涯”再到“微博”,这类UGC平台的兴起,催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的意见领袖,也就是大家一直说的KOL。徐静蕾的“老徐”和韩寒是博客时代的红人,他们的文章和互动都引领着娱乐和文化的时尚,但是没过多久,传统的“博客”一跃成为精简的“微博”,平台上不停产生碎片化内容,长图片,段子纷纷涌现,大V效应和粉丝效应呈爆炸式发展。

  可能有些人认识叫兽易小星是因为《万万没想到》,但实际上,他在微博兴起的时候就相当相当有名。鼎盛期的微博大致分为两派:名人派和草根派。名人派的代表有姚晨,薛蛮子,任志强(也叫任大炮所以后来变炮灰了)等,草根派:我的前任是极品,happy张江,留几手等。他们凭个性化的言语或者图文吸引着用户。夫斯基一直觉得,段子和自拍杆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段子提高了人类整体智商,也提高了微博的活跃度,也会有些人累计了财富。网红2.0时代,是网红闷声发大财的年代,天才小熊猫之类的开始凭图文和段子,靠积累的巨大粉丝量,赚巨额的广告费,也是微博,第一次让人的智慧和个性可以快速变现,不过当时的变现方式简单粗暴而唯一。

  那个时候,民间的网红也呈现多元化,于丹,易中天都从线下(电视机前,杂志里)走向线上,走向大众的视线。电脑和平板电脑开始流行,流量+平台+碎片化时间,使得信息传播快速而透明,舆论走向大解放,但是也出现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情况,舆论过度引导的情况就屡屡发生,网络暴力和大V同时诞生。

  03

  网红3.0

  关键词:颜值+话题

  代表人物:干露露,马佳佳,郭美美,王思聪(和他的狗)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说郭美美是网红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因为炫富和话题走入大家视线,后续不停制造话题,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搭乘新媒体的发展,和社交平台发展的飞速列车,网红3.0也驶入快车道。

  此阶段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的前任老公——王思聪,王健林的独子,北京普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IG电子竞技俱乐部创始人、万达集团董事。2016年3月7日,《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有国民老公之称的王思聪力排名第一。作为“首富之子”,王思聪在网络上一向以毒舌、犀利著称,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土豪的命,屌丝的心。除此以外,王思聪的狗和历任女友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网红3.0是个过渡阶段,新老事物的更新换代。马佳佳,郭美美因为独特的标签走红,但说到底还是颜值,大家开始越来越多关注颜值,长得好看再加一点话题就很容易走红,但是一般都很难走远。微博开始没落,A站B站走红,大量流量开始集中到移动端和微信商,社交平台显多元化。同时,大家也从“见啥都怪”变成“见怪不怪”。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意识的转变,为后续的网红经济奠定好了基础,至此,全民娱乐的盛宴也即将拉开序幕。

  04

  网红4.0

  关键词:IP时代,重技能,多渠道变现

  代表人物:罗永浩,咪蒙,papi酱,雪梨,高晓松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网红4.0其实是随着移动端的普及、流量越来越便宜、视频直播平台泛滥、做主播门槛越来越低和视频变成一种主流传播方式而兴起的。在夫斯基看来,网红4.0才是网红的正确打开方式,从个人化运作转向团队化操作,也是“网红经济”的起点。

  众所周知,罗永浩靠粉丝经济卖起了手机,papi酱随便讲讲拿了1200w,雪梨作为网络红人淘宝卖衣服收入过亿,逻辑思维每天60秒也估值几十亿,同道大叔和咪蒙的微信文章一条广告可以卖几万十几万,他们就是典型的4.0版本网红,靠自己的专业本领获取海量粉丝然后赚很多钱。如果你现在还说网红是靠脸吃饭的,那高晓松怎么办?

  以前说到网红,大家想到了是直播平台上那些锥子脸,其实太狭隘了。网红4.0开始重新定义网红:在某些领域有特别的专业技能的网络红人。区别于以往一提网红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夫斯基觉得网红应该是一种“技能+正量能”的象征,而发达的互联网和科技只是降低了成名门槛,让每个人更容易展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4.0版本的网红更是场景化人物加上行业化的标签,强调了人本身的价值,离钱更近,变现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除了之前说的说的“同道大叔”,“深夜发媸”,“咪蒙”之类的微信大号卖植入卖广告赚很多的广告费,最火也是价值最高的网红变现现在应该是两种:网红电商和网红电竞。网红电商:最早的陈欧体卖化妆品,凡客体卖衬衫,都是将产品人格化,如今,网红经济将这更进一步,雪梨、呛口小辣椒和微博上的那些美妆达人,他们穿的、用的都会成为网民追捧的对象,网红电商不光在中国开始兴起,在facebook上早就火到不能再火,那些知名博主的一则推介都是爆款的成因。网红电竞就更不用说了,电竞主播身价随着电竞比赛水涨船高,最知名的都过亿了,老一辈的一定不能想象,不务正业的打个游戏比赛能赚几千万,讲解个比赛也能赚几千万,但是,新兴行业,一切皆有可能,而且物以稀为贵。

  以前我们从来没法想象,每个人都变成自媒体,因为我们说的一句话表达的一个观点都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影响到一群人,但是这个现象变成现实了,基于信息传播的扁平化,买卖关系也会变得更扁平。而网红经济的最大乐趣也在这里,没有成型,有巨大空间,没有天花板,正如徐小平所说,“看不懂,但是很好玩”。总结一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流量越来越便宜、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有专业技能的网红缺口越来越大,随着消费升级的步伐,网红不仅是影响力和生产力,已经变成一种刚需。

  所以,即使不能变成热门网红,多点技能,给自己加分增值,总是不会错了。

  前方高能预警

  一行白鹭上青天,5月节日忙不停。

  五一快来了。五月理论上应该是发布会,公关事件特别多的一个月。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五月母亲节,5.17也能跟“我要吃”和吃的搭上边,5.18我要发,5.20更是段子和表白高潮日……前方有一大波5月节日在靠近,公关狗们小心啦!

  种地三年多的感悟

  周日,夫斯基又照例在地里干了半天活,其实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把小桃子尽量摘掉,叫做疏果。平时上班面对的是钢筋水泥高楼林立和快节奏,回到地里却简单安静,有种出世和入世的感觉,让我
觉得平衡、平静而美好。然后想想,种地三年多,真的教会我很多人生道理,希望和大家分享。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01

  想千万次不如做一次。选择自己坚持的,然后坚持自己的选择。

  几年前,从无锡电视台辞职跑去上海混,我妈一直想不通那么光鲜的行业怎么说不做就不做了,差不多都要和我断绝母女关系了。尤其是在外面徒步搭车GAP
YEAR玩了两年又偷偷种地了,当初告诉我妈,我在遥远的阳山拿了10亩地种了桃树在盖房子,她是崩溃的——你见过哪个种地的发财?读了那么多书还种地丢人不丢人?

  偏巧夫斯基又是那种“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的人,认定了就做下去了。正是那句,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起初困难真的很多,造房子为了省钱,零下几度的天气跑去旧货市场买二手的门窗,每天要开四十公里路赶在五点多到工地看工人开工,苦逼的都快哭了,还好都过来了。

  有很多人看别人辞职旅行羡慕,看别人升职加薪羡慕,看别人创业羡慕,有什么好羡慕的,想就去做。哪怕是华丽丽的跌倒,也比YY强。所以,要去做,然后坚持自己的选择。

  02

  不要急于求成,要遵循自然规律。要积累,不要总想着赚快钱。

  今天去地里,帮我干活的老头又着急了:别人地里都捂了三四次鸡粪了,我们才一次,树长得没别人大了。我说,不急不急,慢点长,反正桃子总数是定的,先产完树就先死了。慢慢长,经历过记载花开花谢,总会有累累硕果的。揠苗助长,透支果实,没必要呢。

  生活亦是如此,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必须选一样,幸福和健康一样,不能提前透支。“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是茨威格写给法国断头皇后玛丽的话,不贪不嗔,共勉。

  03

  慢即是快,享受过程。

  农业是慢工出细活,桃树一般要种三、四年才有产出(还好我英明,一半地种的都是2年生的树,也就是在别人地里长过一年的),但是每个季节在地里看到的都是树苗的不同状态,冬天光秃秃的杆子,春天满树桃花,夏天累累硕果,尤其是看着树一点点长高,真的很有成就感。

  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迷人,写这个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某些时候放慢脚步,慢会更容易有感受力,慢一点再慢一点,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

  04

  做减法,精益求精。

  种桃子有个重要的过程就是疏果,一棵树会有四五百个小桃子,但是最多留200个果子,然后给每个果子套上口袋,这样桃子才会长得更大,最后采下来往往只挑最大的100个卖,但最后卖出去的桃子也是最大最值钱的。一棵树留四五百个小桃子卖的收入一定比卖100个大桃子收入低很多。就像别人一亩地都种55棵树,我就种了40棵,这样树才会有更多的养分和更大的生长空间。

  有时候放弃数量才会更有质量。人生也要不停的做减法。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一阶段,一堆人叫你搀和一堆事,面前摆着一堆诱惑,会无所适从,这时候就必须做减法,挑几样最擅长的,或者对你最有用的,深入下去。选择潜力股并长期持有,一个道理。

  比如夫斯基,最后就选择读书,跑步,写东西,旅游,坚决放弃那些一大堆人的无效会议和无效社交。

  05

  好是小概率事件,不好才是常态,永远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大的努力。

  都说农业是靠天吃饭,的确是。前两年桃子出产季雨水特别多,然后桃子既不甜也容易坏,谁都没有办法,希望今年能风调雨顺桃子品质好一点吧。

  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尴尬和无奈,这才是人生的真相。走运、就像创业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我们要永远怀抱美好的希冀,做最大的努力,和最坏的打算。

  06

  做到最好的唯一秘诀是勤奋。

  帮我做技术指导的老头是阳山当地种桃子最好的老头,我一直好奇同样的地同样的树他的桃子为什么就是比别人大和甜,直到后来朋友提醒:你没觉得每次去他地里,他的地里永远没有杂草么?我才恍然大悟。

  后来他帮我做技术指导,对真正干活的的确严厉到不行——地里永远要没有杂草;水沟必须永远畅通,下雨冲刷下去一点点就必须重开挖通;修枝的时候每棵树说留三根就是三根……

  十分的成功源自于每天多一分的勤奋。按照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会变成最好的人。

  07

  重复创造最大的价值。做一件事,一直做,然后等时间的回报。

  我是个脑洞很大的人,所以很不喜欢重复的事。工作上也是如此,重复会让我失去乐趣然后无法忍受。但是种地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重复才是工作的精髓。

  我要重复的除草,重复的疏果,重复的挖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推动社会进步的可能是乔布斯那样疯狂的idea,但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一定是大部分在大部分岗位上重复工作。不过这里说的重复不代表不动脑子,更多想表达的,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重复耕耘,一直深耕下去,一直做一直做,相信时间会给你回报。

  08

  低下头是因为装满了果实。

  地里种了很多蚕豆和玉米,玉米穗子和蚕豆一样,长得越多越大,头就垂得越低。

  竹子冒得那么快,因为是空心的。那些看着低下头的,因为装满了果实。

  人也是如此,越是喜欢炫耀什么的,说明正缺什么。肚子里东西越多,越能沉下来。

  09

  手艺和匠心应该更值钱。

  为什么农业O2O难做?夫斯基觉得,信息不对称太厉害。种地的看不懂卖东西的,卖东西的看不懂种地的。有些水果真的没法工业化、集约化操作,譬如桃子,就是只能到时间了,每棵树人工修剪枝条,再到时间了,人工疏果,再接下去,人工给有些品种点花受精,还要人工给买个桃子包上口袋,摘的时候,也要先撕开口袋看下熟的程度,然后决定能不能采下来,这些步骤一没法让机器代劳二必须靠经验支撑。这样种出来的桃子必然贵,就像很多匠人精心打造出来的东西必然贵,是一样的。

  做技术指导的老头有点担心,女儿儿子都不愿意学种桃子的技巧,年轻一辈都在上班没人愿意学这些来种田,以后阳山懂种桃子的人越来越少。相信好多行业都是这样,原以为刺绣、打银饰、做酥油花都可以机器完成,其实并不然,有太多手工艺行业需要潜心研究和传承了,希望好的东西可以一直被传承继续发扬光大,也希望手艺人和匠心越来越得到这个社会的肯定和尊重。

  上述说的每句可能都是正确的废话,但是,大道至简。

  愿大家新的一周工作顺利。

  

  最后公布第一张图的答案:

  1.马云,2.周鸿祎,3.罗振宇,4.李嘉诚,5.马化腾,6.刘强东,7.雷军,8.王思聪,9.乔布斯。

  

  作者简介:陈大仙(网名),沪上知名公关人,同时种植十余亩桃子。

  说好的照骗来了!

  ——陈大仙——

颤抖吧,“网红经济”来了

(0)
上一篇 2016年4月19日 14:01
下一篇 2016年4月19日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