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上一周360发布了N4手机小米发布了MIUI 8,其中都包含双微信功能。 

  小米联合创始人、MIUI负责人洪峰在发布会中很平常地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希望有一个亲密伙伴的朋友圈?”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面对这样一个我们生活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人的回答都会是肯定的。此时,笔者想起了微信的slogan——“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如今的我们需要两个微信,难道我们需要两种生活吗?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只需要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并不能将生活与其他分开。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5月12日,微博发布2016年Q1财报。财报中最亮眼的数字就是MAU增至2.6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春节的红包以及直播。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微信与微博,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双微”。当新媒体这个词出现的时候,互联网公司理所当然将其定义在双微,认为只要做好在双微上的口碑传播,就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卖出。但是渐渐地一些公司发现,在微博上进行投入并没有什么效果,便将重心转向微信。事实以及数据已经摆出来了,我们来思考一些问题:微信与微博的变化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两者在一些方面拥有怎样不同的表现?笔者列举几方面,试图对于微博与微信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两者的差异化。

  1.最不能回避的问题——内容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内容是最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使用双微过程中,除去社交功能,就是在浏览内容。由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用户总是被动接收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内容。此时,如何对内容进行筛选成为了广大用户的痛点。内容的筛选包括两部分——选优和去劣。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微信中的内容获取主要是三个途径:公众号(订阅号与服务号)、好友聊天以及朋友圈(朋友圈广告以及朋友分享链接等形式)。之前提到了MIUI以及360发现了用户在使用微信中需要两个账号的痛点,这是源于微信中的好友的关系已不再像从前那么近。从前,我们的微信好友只有朋友、同学、家人、同事等,但是如今随着社群的兴起,我们的微信好友中多了很多未曾谋面的人,有些仅仅是同行、未来可能的工作伙伴等。香港大学陈亮途教授在2014年初的著作《全民营销》中对于双微用户关系这样解读,微信是强关系,微博是弱关系。但是,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强关系是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微信朋友圈,我们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多我们都想屏蔽,但是,我们并不能屏蔽,因为屏蔽了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或是合作伙伴的内部消息,或是能够打通某种合作渠道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和对方解除好友关系,我们会感觉失去了很多,种种原因让我们对于一些对自己并没有用的信息无可奈何。所以,我们的微信在内容筛选上是可以做的,但是我们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筛选。总结下来就是那句经典的“这么近、那么远”。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那么微博怎么样呢?微博中获取内容的途径为:首页、消息以及发现。微博如今保持了一种和从前一样的弱关系,但是微博在内容筛选上却做得很好。对于不爱看的内容、广告等,用户很自然的会取消关注,这种取消关注是很直接的,并不需要做思想斗争;对于喜欢看的内容,可以利用微博会员进行置顶。笔者前段时间采访过一位微博会员,询问了微博会员能够带给你最好的服务是什么?她表示可以将“同道大叔”的微博置顶。所以用户是有筛选内容的痛点,也希望我们所使用的app能够针对此痛点提供服务。微博很好的利用了用户的痛点,推出了有偿服务。

  2.热点传播——最具差异化的地方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追热点”已经成为每一个新媒体运营者的必备能力,最怕的就是一天中热点太多追不完。那么在热点传播上,双微扮演着怎样不同的角色呢?面对这个问题,听到最多的答案就是“微博引爆,微信传播”,答案就是这样。热点话题在微博上引爆,然后在微信上传播扩散。微博的开放性给了话题引爆的空间,微信的强关系赋予了话题的真实度,在传播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微信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图文链接的内容源于微博,将一条话题微博下的评论总结到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用户看到省去了很多步骤,很简单的达到装13的目的,在人们面前就可以对一个事件高谈阔论。热点话题之所以能够形成,还是源于微博的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评论事件,如果自己的评论足够犀利,就会得到赞,让更多的人看到。所以,在热点传播上,微博是引爆点,而微信是传播途径。

  3.获取不同类型人的动态——名人与好友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首先解释一下这个小标题的意思,微博与微信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app,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有些人的动态只能在微博中获取。那么是哪些人呢?答案是名人,简单举一个例子,圈内有这样一条不言而喻的规律: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只要开始频繁发微博,这就意味着要发布新手机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辟谣、澄清的公告都是发布于微博之上,此时还要拿罗永浩举例,前段时间微博上爆出了很多关于锤子科技还未发布的手机SmartisanT3的信息,罗永浩在微博上一一辟谣。我们关注一些名人的动态,只能在微博这一个途径,但是不能否认也有一些名人开通过微信公众号,但是效果并不好。杨幂的微信公众号最后一次推送是2015年4月底。推送内容是关于当时的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宣传图文,此后就没了音讯。在业内好评最多的明星公众号应该是陈坤了,公众号内建立了社区,推动自己的品牌产品宣传。在微信上,用户能够关注到一切近关系的人的动态,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等,将自己的生活动态发到朋友圈,用户进行点赞评论等操作,从而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4.总会是一些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这几年“场景”这个词出现的频次很高,很多产品都在做场景营销,在对外展示的时候都会把产品的应用场景摆出来,并且软文的场景化也让用户对于产品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吴声的《场景革命》中写道“在移动互联时代,‘场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重构了人与商业的连接。”那么,微信与微博是哪些产品最合适的应用场景,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下。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微信是H5最好的展示场景。可能从前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很少,因为那个时候H5并不普及,而如今一个爆款H5的传播速度是不可想象的。2016年1月初的“我和微信的故事”,之后的宝马的“该新闻已被BMW快速删除”等等能够广为传播的H5,都是首发于微信,原因正是因为微信已经成为H5最好的展示平台。同时,易企秀、MAKA、兔展等也H5制作平台在去年的兴起,也给了用户零成本制作H5的机会。H5在微信中能够形成传播这是源于人们分享的内因,乔纳·伯杰的作品《疯传》中将人们分享的内因归结为一种社交货币,一种能够提升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的无形货币。由于微信的高传播性,使得微信成为了H5最好的展示平台。

 观察 | 微博与微信的现状差异化都在哪儿?

  那么微博会成为什么的最佳场景呢?答案是如今最为火爆的直播。用户在微博上关注的名人在直播前,会在微博上发出公告。前边提到过微博的2016Q1财报能够如此亮眼,也是由于加入了直播功能。笔者采访过一位微博控,询问关于微博直播的看法,他表示在微博直播是一个很好的场景,曾经接到过宋伊人的直播通知,是推送到手机上的,点进去就能看到了。微博之所以能够成为直播的最佳场景,是因为微博中聚集了名人,同时用户可以和名人进行互动。

  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深入的发展,用户对于微信的使用场景在不断扩展,微信依旧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再是纯粹的生活方式,是能够打通各个场景的生活方式,也正是这种打通使得用户需要一片只有亲密伙伴的净土。而微博并没有在没落中消亡,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慢慢发力,向用户展示了可观的财报,让用户对其充满信心。尽管微信与微博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同,但是我们相信,微信与微博两者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不同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化,我们才能获得更加优质的内容。

(0)
上一篇 2016年5月18日 17:35
下一篇 2016年5月18日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