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调研报告,揭示就医困局与互联网医疗前景

“挂号排队时间过长”、“不知去哪儿看病”、“心仪医生太难约”……几乎每个有过到医院就医经历的中国人都多少有类似抱怨。据第三方数据及埃森哲分析,2015年中国全国就诊人次超过80亿,平均每位国人每年要去6次医院,伴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等多方面的原因,上述数字还在以每年超过6%的速度上升。

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正伴随着“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同步推进,而同期到来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也在驱动中国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健康中国”战略和分级诊疗体系的推出,都对当下的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及民众健康诉求提出新要求。2016年初,微医、中国健康促进基金和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咨询公司埃森哲共同发起对中国民众开展了就医与健康管理行为的大样本调研,以深入了解中国民众的就医行为,探讨未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空间。

5月20日,微医与埃森哲联合发布了题为《2016中国民众就医与健康管理调研洞察》报告,报告围绕诊前、诊中、诊后的就医体验、满意度和期待值等方面对逾2万名医疗消费者进行了调研,这份报告详细阐释了中国民众在就医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以及民众对于互联网就医的诉求。

报告将目前的就医难题总结为就医“六大困难”和“三大情结”。“六大困难”方面,“挂号排队时间久”居首位,超过64%的受访对象对此颇有微词。而“去哪看病搞不懂”、“整体自然疗法缺失”、“治疗方案欠明了”、“转复诊安排欠妥”和“心仪医生太难约”则紧随挂号难其后,共同成为最受关注的难题,让民众备受折磨。其中,令人略感意外的是大家对于看病方向的茫然。53%的受访者在有病症后搞不清楚该上哪个医院哪个科室就医。其中,年轻人群和低线城市人群在医院与科室选择上更缺乏方向性。

报告提示,在“六大问题”的基础上,“三大情结”亦不容忽视。调研发现,由于可信赖的权威信息发布源不足,民众过于倚重网络与亲友作为信息源;过于重视专家、知名医院;不信任诊断结果。这一结果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前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的原因,值得引起重视。

报告还提出了民众对于就医的“四大期待”。根据调研不难看出,新一轮医改启动六年以来,对于民众而言,获得感依然不强。民众对于改善医疗服务体系全节点体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获得更贴心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还有较高期待。

调研发现,随着互联网深度介入国人生活,超过7成的民众通过互联网获得医疗健康服务,谈及未来对于互联网医疗未来,9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感兴趣,期待互联网能在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与诊疗和权威医学信息、诊后管理等方面有更多突破。

但与此同时,公众对互联网医疗也有一定担忧。如对患者信息安全、医保/商保接入、缺乏面诊等方面依然存在忧虑。在现今的医疗体制面前,互联网提供的载体在发展初期看起来更多是服务于医疗体系的工具。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倡导者的多年努力,和民众需求的井喷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医院和从医人员开始思考、接受和主动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这应成为改革者和相关从业者应关注的话题。

(0)
上一篇 2016年5月26日 17:22
下一篇 2016年5月26日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