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青年啊,快去追求红利

  ——文:曹政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

  传统行业,一个技术工程师做了十几二十年,月薪一两万;

  而互联网行业,一个应届生可能都比这个高。谁服气?

  人才的价值,除了个人能力、勤奋程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行业和所处平台的加成。

  新兴发展的行业,热钱涌入的行业,掌握财富分配话语权的行业,就是比落后、快要淘汰的产业、曲高和寡的产业,以及可替代性强的产业,在利益分配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从中国这些年的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路线也能看到,趋势是致富最快的因素,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当然我们说个人努力、勤奋、才能、判断力都很重要,但是跟对趋势往往胜过其他非常多的因素。雷军管这个叫站在风口的猪,虽然这句话已经在互联网上各种被吐槽挖苦。但实话实说,这话是有道理的。

勇敢的青年啊,快去追求红利

  视角1:从职场选择来看

  十几年前,最优秀的应届生选择去了诸如诺基亚、IBM、Intel这样的公司;一些没有能进入知名外企的年轻人拿到了腾讯、阿里的Offer,他们心怀忐忑地进入这些看上去很草根很年轻的创业公司,其中优秀或自以为优秀的人又不断找到更好的机会离开。而十几年后,回头去看,回报最高的是谁?这些巨头的元老们比其他去外企的人优秀很多吗(当然,说实话,随着巨头的快速成长,这些人里的相当部分的成长速度确实比去外企的人快很多。但并不是所有回报超常规的人都符合这一条)?当然不排除有部分年轻人判断力强,对新兴企业、新兴技术有特殊的执着和爱好,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正确的起跑方向,但是大部分人其实只是随波逐流,然而却不经意间受上天眷顾,进入了一个正确的平台,实现了人生爆发。

  视角2:从人员的价值发挥看

  同样素质的一个技术人员,其代码,放在巨头的平台上,其价值,远大于在一个小平台上。因为用户量不同,同样的技术体现,商业价值差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同样一个销售,在巨头公司做业务,和在一个小公司做业务,其成交机会和成交额度不可同日而语。

勇敢的青年啊,快去追求红利

  视角3:从时机和趋势来看

  实际上我一直不太喜欢过分神化创业者,当然不否认成功的创业者其基本素质都非常优秀,但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思考,比如李彦宏、马化腾,他们有多优秀呢?我认为可以算百里挑一,如果你说千里挑一我觉得也可以。但和他们一样优秀的人,按照千里挑一算,中国也要有100多万,可是这些人在哪里?他们可能分别是大学教授、资深技术专家、企业高管,或者研究院院长,甚至可能只是一名小公司的老板或者是基层怀才不遇的经理。

  实际上我所熟悉的很多成功创业者都会承认,其成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而且他们也真不是一上来就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未来是什么。从百度到腾讯到阿里到网易到你所知道的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第一步走对的,方向正确的,几乎没有。那么今天,如果你让马化腾带领所有腾讯核心团队离开腾讯,重新开始创业,我相信他们还能做成一个成功的公司,但是你认为他们复制一个腾讯这样规模的巨头的概率是多少?我相信就算最乐观的投资人,也不敢相信还有复制成功的机会。为什么呢?当时的时机,市场的成长性,在那个时刻你拥有优势,市场成长的红利被你拿到了,而现在,这个红利已经不存在了。同样一个人才、一项技能,在不同的市场趋势期间,价值完全不同。

勇敢的青年啊,快去追求红利

  20年前会一点数据库知识的程序员,去给企业写财务系统、管理系统,一个月赚一万其实很轻松,而那时普通人平均工资都不过1000。但现在随便一个工程师都可以,并且免费开源的满大街都是,可能拥有同样技能的人还没20年前赚的多,而整个社会的生活成本可涨了不止10倍。在技术稀缺的时候,其价值和技术过剩的时候,差异是巨大的。

  很多职场上拿了高薪或拥有很高地位的人,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可是他不知道,他体现出来的收益价值很可能相当比例的成分来自于平台的红利;他所获得的信用,很可能相当比例来自于平台的信用。不否认他对平台是做了卓越贡献的。(实话实说,真正为巨头公司成长和发展做出关键贡献的,只是极少数的人,大部分人的可替代性很强,只是跟对了路)但大部分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而低估团队其他人的能力和贡献。那么我是不是要抨击这种平台红利,鼓励按劳所得的公平分配呢?才不会!

勇敢的青年啊,快去追求红利

  行业红利、趋势红利、平台红利,其实有好的一面,鼓励人才向新兴的产业移动,也鼓励人才向发展迅速的区域移动。美国硅谷火的时候,全球精英都去硅谷找机会,而今中国互联网爆发,很多人留在国内也获得了大发展,一个优秀的人才,进入了正确的行业、正确的企业,享受这种行业红利、平台红利,是企业和个人双赢的一件事情,对行业发展也有帮助。那种非要说新兴产业都是泡沫,说薪酬结构不合理,是典型的红眼病。

  但是我希望每个人都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真的把行业红利和平台红利当作自己的价值和才能,不要真的认为趋势红利是完全依靠个人努力带来的,不要真的把平台的信用当作自己的信用,不要真的以为自己的价值只是来自于勤奋努力而把其他领域的人都看成是碌碌无为或愚笨不堪的。

  诚实地说,巨头公司的员工平均素质和能力的确超过很多新兴的小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因为毕竟招人的门槛在那里,而且薪酬待遇有优势,平台本身对一些新人的成长也有帮助,所以这个前提我承认;但是我必须说,这些年,我在巨头干过,在小公司、创业公司也干过,我的体会是,巨头公司里还是有一批把自己显著高估的烂人。而小公司也存在一些因为平台限制显著低估的人才(为数并不多,但是真的有)。在人才价值评定这个环节上,信息不对称依然特别巨大,而且短期看不到任何有效解决的途径。

  我支持每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去追寻趋势红利、行业红利和平台红利,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太高估自己,也别太低估自己。

  文章摘自:曹政《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

勇敢的青年啊,快去追求红利

  作者简介:

  曹政,中国互联网免费统计网站系统CNZZ创始人之一,前4399首席架构师、首席信息官,江湖绰号“互联网百晓生”,互联网当之无愧的技术大牛,数据、技术、业务无一不精。

  内容简介:

  1、从技术思维到商业逻辑,全面盘点中国草根互联网的创富法则。

  2、从创业、产品、技术的角度剖析,为什么有的人做死了,有的人做成了。

  3、一次性收录曹政20年互联网从业核心经验,不管你是想进入这个行业还是想在这个行业里更进一步,这里的思考逻辑和行事方法你必须知道。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19日 16:17
下一篇 2016年12月19日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