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版人机大战上演,人工智能+教育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速途教育6月8日消息
报道/彭盼盼)
6月7日,940万考生走入高考考场。高考数学考完后,一位特殊的父亲,将他的机器人女儿Aidam送进高考现场,与6位往届高考状元同台PK,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高考人机大战。

  在“相AI相杀——见证人工智能教育新势力”发布会上,学霸君研发的高考机器人Aidam与6位高考往届状元同台PK2017年全国卷二文科数学试卷,Aidam用时9分47秒,成绩为134分,6名状元的平均分为135分。同样一天,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系统“准星数学高考机器人”AI-MATHS向全国二卷数学卷发起挑战,10分钟后答题结束,得分100分。

高考版人机大战上演,人工智能+教育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革命,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和地球。2016年,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与李世石进行人机大战,以4:1的总比分获胜,人工智能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工智能逐渐成为资本新宠,并且发展势头迅猛。

  当人工智能相继融入金融、交通、电子商务、媒体和医疗保健等行业之际,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也在不断加速,开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在这场人机争霸赛中,教育机器人如何能实现高考解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老师?又如何助力教育资源公平发展,促进教育改革?

  AI机器人自动解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高考版人机大战上演,人工智能+教育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学霸君首席科学家现场演示高考机器人解题过程

  与 AlphaGo 一样,学霸君研发的智能教育机器人
Aidam没有实体,而是一套能自动解题的人工智能系统。棋有棋谱、题有题路,依托强大的数据资源题库,通过提前学习和训练,高考机器人能够解答从未出现过的新题目,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

  学霸君的首席科学家陈锐锋博士解释到,自动解题的基础是拍照搜题等业务沉淀下来的海量数据。目前,学霸君数据库拥有涉及各个学科和年级的80万套试卷、7000万道去重后的题库、80亿道学生上传的拍照搜题记录。庞大的数据形成了一个泛化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图形、文本、几何题、公式等。

  要想实现机器人解题,首先要把人类的语言、图形映射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语言,再通过分析、理解和处理,最后以人类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答案。而对于研发高考机器人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要让系统准确理解人类语言。

高考版人机大战上演,人工智能+教育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学霸君的首席科学家陈锐锋介绍,机器解题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自然语言转为形式语言,通过句法解构、算式解构和SVO解构,转译为机器能看懂的语言,从而让机器读懂题目;第二步是系统自动证明、推理。激活系统神经元,机器通过自动证明和推理,得出解题结果;第三步再将将解题步骤和结果翻译为人类语言,转变为老师和学生们能看懂的语言。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改革?

  目前中国共有51万所各类学校,1500多万名老师,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却相对集中。教育资源不均衡成为我国教育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优质教育资源背后是优质的老师,如果能助力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能有利地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高考版人机大战上演,人工智能+教育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发布会上,学霸君创始人兼CEO张凯磊喊出了一个让人激动万分的口号:干掉学区房。

  他介绍到,从最本质上看,学霸君在做个性化教学。个性化作业的核心是自动批改作业和自动化题目推荐。要实现自动批改作业,必须先实现手写识别和自动解题。个性化教学是解决学业负担过重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突破口,而自动解题则是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发动机。“所以我们做教育机器人不是为了比人类考的更好,而是希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有自动解题、自动批改和个性化的同步推荐,能够让教学效率变得更好,所以我们推出了‘Ai学’。”

  “Ai学”是学霸君旗下的一个智慧教育平台,包括老师端、学生端和智能手写笔。利用原笔迹搜集与识别,学生在纸张上回答的笔记将自动同步上传到移动设备上,系统搜集学生的手写识别笔记,并且记录学生的作业结果、学习习惯等反馈;系统会自动批改学生的作业,并针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个性化推荐相适合学生目前学习状态的习题。老师端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并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作业推送。

  张凯磊说,“希望用人工智能的手段,让普通中学可以逆袭成为重点中学,让普通的学生能够逆袭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干掉学区房。”目前,Ai学已进入超过20所学校,超过60个班级进行落地实验,运用科目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习效果方面,以池州八中三校联考一个普通班为例,在使用了Ai学一个学期之后,总体分数到达了697分,平均分为628,超过了全年级平均分69分。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朱皖认为,智能和大数据应用于教育领域,一方面,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海量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更为有效的因材施教方案,激发学生的才能和潜力,让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对内容数据的智能化机器理解,将为老师的科学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撑和智能化的技术支持。此外,还有助于解决区域性的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等问题。

  人工智能会取代老师吗?

  在工业制造、码头运输等领域,机器人已经代替了单纯的人力劳动。甚至在医学、新闻等领域,人工智能也逐渐有了用武之地。当机器被赋予了足够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后,能替代人类的很多技能。有研究结果显示,预计在二三十年内的人类经济当中,15%的就业机会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么在教育行业,人工智能来了,会取代老师吗?

  教育很多时候都是一件重复性工作,老师需要不断备课、批改作业和审阅试卷等。当人工智能到来,很好地渗透进日常教学场景中,能将老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能更全面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能集中精力专注教学创新、经验传授等。

  “AI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彻底改变教学的体验,让人类多了一个老师能够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程度。人工智能从来都不是替代老师,也不可能替代老师,它只是辅助老师成为超级老师。”张凯磊说。

(0)
上一篇 2017年6月8日 12:25
下一篇 2017年6月8日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