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刘三姐“被破产”,“标题党”伤害了谁?

  近日,印象刘三姐“破产”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将全球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推上风口浪尖,原本只是运营公司的破产重整,对节目本身百利无一害,却由于“标题”造成了读者对这一节目的误读和唱衰。

  事实上,破产重整程序在法律上与公众所理解的企业破产有着本质区别。破产重整是在法律及经营层面对公司的保护,对于相当于给了运营公司第二次生命。

  而部分媒体报道将《印象·刘三姐》运营公司的破产重整曲解为《印象·刘三姐》项目的破产,对《印象·刘三姐》的公众形象带来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印象·刘三姐》项目组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演出一直在正常进行”、导演组王潮歌也发文表示“印象·刘三姐还在”。

印象刘三姐“被破产”,“标题党”伤害了谁?

  其实,诸如此类标题不实的案例,于其作者而言本身没有恶意,只是为了“蹭热点”来“吸睛”,毕竟信息爆炸时代,流量变现已经是老生常谈,“点开靠标题、转发靠内容”已经成为门户时代的“金科玉律”。新华网曾发文称:热点事件舆情传播频现“标题党”或致舆情失焦和误判。在动辄“两小时全爆发”、“数十亿量级”的传播背后,夸张吸睛的“标题党”新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国内一些媒体的标题中,“必看,不看后悔一辈子”“不看这新闻,白活30年”等标题比比皆是。比如著名的UC体,
“大学校长的秘密情史,让人意外!”结果点进去一看, “秘密情史”讲的是校长和书的故事。

  目前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正题歪做违反正确导向”“侮辱调侃突破道德底线”“无中生有违背新闻真实”“断章取义歪曲报道原意”“夸大事实引发社会恐慌”“格调低俗败坏社会风俗”等六大乱象,已经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整治“标题党”问题的高压态势,按照“重双基强双责”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狠抓规范管理和违规处置,不断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

  印象刘三姐作为广西民族文化招牌,截至2017年12月30日,累计销售门票162万张,票房总收入2.1亿元,仅演出现场就为当地提供了700多个就业岗位。2015年,凭借《印象·刘三姐》,阳朔县成为第一个旅游突破百亿的县,印象刘三姐带动了阳朔县乃至桂林市的旅游、地产、宾馆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和艺术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不可小觑。

  而此次部分媒体的“破产”报道,加上1月11日至2月17日是景区停演检修期,例行停演也引发了读者误读,导致网络上很多网友跟帖唱衰,认为节目组出现了问题“破产”,无疑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恶劣影响。

  新闻报道的一个标题,伤害的不仅是节目组本身,更多的是艺术带来的社会效应。希望类似事情不要影响文化的传承,也希望我们不要以讹传讹,以谣传谣,静心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0)
上一篇 2018年1月29日 20:00
下一篇 2018年1月29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