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们绷紧“安全带”,共享汽车驶入“康庄道”

  编者按:距离乐清顺风车事件发生已经十天有余,虽然滴滴出行拿出了“顺风车业务无限期下线”的举措,但仍旧无法平息网友的愤怒。

  从滴滴出行C端业务来看,滴滴实际连接了“双边市场”,即为司机与乘客提供需求响应平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顺风车事件甚至是平台上此类事件的发生,除了让“犯罪场所”(顺风车)消失,以及滴滴出行与监管方的不懈努力之外,本次事件的实际犯罪实施者(司机)也可以通过现有出行产品来将风险降到最低。

  简单从产品要素上分析,“司机”、“车”、“平台”、“乘客”与“需求”构成了顺风车产品,在“拿掉”车与司机后,乘客出行需求能够靠什么来满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就目前来看,无人驾驶与共享汽车具备解决该问题的产品逻辑,但无人驾驶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而目前处于成长期的共享汽车或许存在借此次顺风车事件驶入“康庄道”。

  资金、车辆规模均有保证,共享汽车行业热度却提不上去

  作为长期关注共享汽车行业的媒体之一,速途网对于共享汽车曾多次报道,在观察的一年多的时间,共享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

滴滴们绷紧“安全带”,共享汽车驶入“康庄道”

图:共享汽车百度指数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监测的数字显示,截止2017年底共享经济领域投资金额为1159.56亿元,其中有764.59亿元流入了共享汽车领域。到了2018年上半年,共享汽车领域共完成9起融资。可以说,共享汽车行业虽然并不火热,但厂商在资金方面却有着充足的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初途歌TOGO完成2600万美元B+轮融资,为共享汽车迎来2018年开门红,而立刻出行在今年5月完成由蚂蚁金服领投的B轮融资,也让提振了行业信心。

  融资不断以及互联网巨头的投资,保证了共享汽车头部厂商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而车辆规模的与日俱增也保证了用户的用车需求。

滴滴们绷紧“安全带”,共享汽车驶入“康庄道”

  途歌TOGO在车型方面进行了拓展,从smart,到JEEP、奥迪、宝马等,途歌TOGO为共享汽车的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满足车主各种场景下的用车需求。今年4月,首汽GoFun整体车辆规模突破3万辆、覆盖50个城市,逐步扩大的规模让车主能够更加轻松地找到共享汽车。而今年1月,神州租车入局共享汽车,也标志着行业受到老牌厂商的重视。

  但风险也随着共享汽车的扩张而加剧。去年,友友用车与EZZY的倒闭,让外界感受到共享汽车行业的一丝凉意,也给行业“抹了黑”。近日,又有媒体报道称途歌TOGO在南京开始业务收缩,巴歌出行疑似倒闭,又将共享汽车厂商推到了风口浪尖,但行业的兴衰并不能通过一两家企业的好坏来判定,共享汽车能不能驶入“康庄道”还得由市场说了算。

  顺风车事件绷紧网约车“安全带”,为共享汽车创造“超车”通道

  在乐清顺风车事件后,虽然外界的愤怒到达了顶点,对于滴滴出行的骂声不断,但在骂声渐渐散去的当下,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安全问题不能仅仅寄托于平台监管,出行方式的合理选择同样重要,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其他出行平台又一次开始了大额充返,试图趁滴滴“式微”之机博得乘客好感。

滴滴们绷紧“安全带”,共享汽车驶入“康庄道”

  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滴滴之外的平台运力之和还不能满足目前乘客出行需求,这是由于网约车兴起之初的大量补贴激发了公众短途出行选择网约车的需求,在补贴大战的那几年这种需求逐渐成为习惯。因此,在此时除去网约车平台,还应有其他出行方式补充进来,填补监管下滴滴车辆减少的空白。

  就目前政策形势来看,地方政府不倾向于通过引入新平台或者现有平台车辆的激增来填补空白,这是由于一线城市“大城市病”以及空气污染问题正在成为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增加车辆势必带来更加拥堵的交通环境,而北京近一年以来仅给专注与新能源汽车的曹操专车颁发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也可以看出主管部门对于平台的态度。

  那么,在不扩大增量的前提下,激活存量市场就成为了解决供需不平衡的方法。去年8月,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共享汽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这为共享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从共享汽车厂商所采用的车型来看,大多数厂商所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也符合当下城市的发展要求,博得主管部门好感更加轻松。

滴滴们绷紧“安全带”,共享汽车驶入“康庄道”

  而伴随着芝麻信用对于各行各业的赋能以及蚂蚁金服技术的输出,共享汽车行业也成为了受益者,共享汽车没有重蹈共享单车的覆辙,大多数厂商在都加入了芝麻信用免押金的队伍,为消费者省去千百元的押金,也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门槛。

  同时,在出现打车难问题时,乘客开始寻找可行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车无疑成为了一大选择,而在顺风车事件后,网约车绷紧了“安全带”,而从模式上“拿掉”网约车中不稳定因素——司机的共享汽车,又增加了被消费者选择的可能。

  可以看出,政策层面、消费者需求等多层面正在助推共享汽车填补监管下滴滴车辆减少的空白,但我们也看到共享汽车行业一直不温不火,始终没能出现触达人们内心的品牌,在用户习惯之外,这或许与共享汽车企业过于低调,缺乏宣传有关。

  去年,有几个新行业迅速火爆,共享充电宝因为陈欧和王思聪的“吃翔”赌局备受关注,无人货架也因为多家企业快速融资以及触手可及成为一时的热点,互联网造车由于背后多位互联网大佬的站台也创造了神话。

  但反观共享汽车行业,却鲜有能够刷屏的营销事件产生,除了去年8月网友自发创作的“途歌体”以及今年北京车展“小猪佩奇社会车”之外,几乎毫无亮点,这一满足大众需求,且政策鼓励的行业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突破点。

  而从数据来看,据神州租车2018年半年报显示,其注册会员数量增长了32%,分时共享用户转化为汽车租赁的比例达到20%,可以说,共享汽车已经与日租产生协同作用,行业内玩家都有成为巨头的可能。

  此次顺风车事件对于网约车行业影响之大已经显而易见,共享汽车厂商借此走“近”用户可以分担用车需求,同时对于安全也有相应保障,希望共享汽车可以就此走上“康庄道”。

(0)
上一篇 2018年9月7日 10:54
下一篇 2018年9月7日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