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阴影还未挥去,云集便已确定上市?


图源自云集CEO肖尚略的官方微博

递交招股书不过一个月的云集,确定了自己的上市之日。

周一,云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2号补充文件(AMENDMENT NO. 2 TO FORM F-1),拟定在美首次公开募股的发行价格区间和发行量。而根据美国IPO研究公司IPOBoutique.com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云集将于5月3日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

在斗鱼、瑞幸咖啡纷纷递交招股书的今天,云集凭借确定上市一事在一众新闻中也是颇为亮眼。只是,相关新闻之下,网友的评论却不尽友好,关于云集“传销”的质疑依旧存在。

也不怪网友多想,云集与传销,可以说是素有渊源。

云集的前身名为云集微店,走的是收割流量的道路。用户需要通过缴纳一定费用成为店主,并不断吸收新人,让自己完成向导师甚至合伙人身份的转变。这样无论是拉新产生的费用还是会员消费,导师和合伙人都能从中获取份额不小的收益。

通过这样的模式,云集迅速收割用户,并完成了早期的用户积累。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云集的模式很快引发了对“传销”的争议。2017年云集因涉嫌三级分销,被杭州滨江区市场监督局处罚958万元。云集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号也因此被封禁。

为避开“传销”争议,云集在创始人肖尚略的带领下开始走会员制电商路线,试图成为中国版Costco。一方面严控层级,弱化分销,以性价比吸引用户,并顺势打开平台大门,欢迎非会员来此消费;一方面又不断提高平台与用户之间的粘性,增强付费会员购买力。

而为展现转型的决心,云集也从多方面下手,宣传语从“手机开店上云集”向“注册云集APP,购物享受批发价”而转变。当然,效果也很是可观,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云集已积累740万会员,贡献了66.4%的交易额。肖尚略也因此将会员制电商视为未来社交电商的主流形态

只是纵观社交电商行列,已分为拼多多为首的拼团模式以及与云集为首的分销模式。而在分销模式之下,每日一淘开始将自己的获客变成免费形式,让更多用户分享社交电商的红利。相比之下,在尚未形成Costco那般的生态闭环之时,所谓的未来形态,看起来更像分销式社交电商平台为摆脱监管所采取的措施。

尤其对于云集,无论是“入门费”、还是由上而下的利益分配措施,都难免存在擦边的风险。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云集的会员制电商,只是将店主这种明显带有层级的敏感称呼修改为会员,以规避风险。“本质的分销形式,依然存在踩线的风险。”

这也就使得,云集在招股书中特别注明,“如果我们的商业模式被发现违反了适用的法律法规,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将受到重大不利的影响。”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云集的心理我们也可以想象的到。取消现金门槛,虽然能够吸收更多用户,但也意味着平台与用户的粘性不高。当有更高红利的平台出现时,用户很容易会被撬走。

云集对这句话是感受深刻。在其转型期间,据界面新闻报道,平台之上具有影响力的四名店主,集体带着他们的社群成员,离开云集,奔向红利更高的新平台。

所以,云集的会员费,一方面是筛选出更具忠实度的用户,一方面也是让红利更高,从而让平台用户更具动力,为云集的营收做出贡献。财报显示的成绩,已然证明了云集思路的可行性。

当然,以上种种只存在于云集上市之前,它的前方是更加残酷的资本市场。被誉为社交电商第一股的拼多多,在资本面前,也面临着上市即破发的局面。并且,为讲好可持续发展的故事,拼多多开始谋求五环内的市场,对标天猫、京东等,将品牌升级提上日程。

有拼多多在前,云集或许也需要对自己涉嫌踩线的商业模式做出取舍,上至供应链下至用户运营,从而构建更有力的竞争壁垒。而不是空有成为中国版Costco的心,却只能“泯然众人矣”。

(2)
上一篇 2019年4月23日 18:11
下一篇 2019年4月23日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