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IPO标志着硅谷疯狂烧钱时代的终结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全球最大网约车公司Uber日前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5美元,计划发行1.8亿股股票,这也成为了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IPO。但截至首日收盘,Uber依然面临了同Lyft相似的窘境,IPO首日即跌破发行价,收报41.57美元,较发行价下跌逾7.62%,估值也停留在800亿美元以下。

虽然Ube的IPO依然会让其创始人和早期投资者获得巨额财富,但后来者和散户投资者可能会发现,除非该公司能够解决为双边市场提供盈利性服务的困境,否则自己并拿不到多少好处。

虽然令投资者略感失望,但对硅谷的许多人来说,Uber的首次亮相可能标志着一个可喜的转折:即Uber的IPO为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倾向于对相对较小的想法展开大规模投资,同时几乎顽固地不愿应对社会和世界面临的更大挑战。

这一理念最初是在2010年的经济大衰退之后启动的,部分原因是当时正处于十年来利率的最低位。当投资者寻找保持通胀领先的方法时,他们选择将大量资金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投资领域,希望能够见证另一家谷歌或Facebook的出现。然后,每当风险投资业想要放缓投资脚步的时候,另一批新来的投资人就会让“派对”继续下去。最近的一次便是孙正义正在筹备成立的第二支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该基金的大部分资金来自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

在这样一大片风险资本的海洋中,催生了不少致力于为居住在大城市的富有年轻人解决问题的初创企业。比如,Uber和Lyft就为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没有汽车,我该怎么四处走动?”此外,包括Tinder也帮助我们解决了“我怎样才能找到心仪对象?”、Airbnb 则帮助我们解决了“我怎样才能有更多乐趣和在假期省下更多钱”的问题。

其中一些公司拥有真正创新的想法,他们找到了实实在在的用户需求,并给予满足。但问题是,尽管这些公司中的许多创造了实际的和不断增长的收入,但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够产生持续的利润。这不仅适用于上文提到的消费者初创企业,也适用于大多数面向企业的初创企业(视频会议公司Zoom是一个罕见的例外)。

押注于增长、而不是利润并不一定是一种糟糕的投资策略,因为如今包括亚马逊、Salesforce和Netflix在内的许多成功的科技巨头此前都经历了长期亏损,或者多年来的利润率微乎其微,但许多较新的公司还没有为我们指出一条可实现持续和盈利增长的明确道路。同样值得记住的是,微软、苹果、谷歌和Facebook当年都是带着盈利数据才选择IPO上市的。

在过去7年左右的时间里,风险资本总量非常充足,以至于如今的一代首次公开募股得以推迟更长的时间。其中,Uber已经成立了近十年时间,这迫使员工和早期的小投资者都必须等待IPO带来的流动性才能套现离场。

不过,过去的几年也显示出了一些变化。

如今的科技行业正在经历一个严肃反思的阶段。比如,近期有多名前Facebook内部人士批评了该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和商业模式。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等科技领袖已开始谈论并资助解决无家可归等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企业家、投资者和学者正在就人工智能及其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展开实质性讨论,而这项技术实际上仍处于早期阶段。

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员工正在抵制他们不同意的领导层决定。比如,有人披露该公司向被控性侵的高管支付了数百万美元薪酬等。对于负有重要使命的公司来说,从科技巨头那里挖掘员工正变得越来越容易,因为这些硅谷人如今已经不仅仅寻求薪资方面的满足感。

在过去70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硅谷一直是美国工业最具创新精神的地方。这种创新能够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而不仅仅存在于一个孤立的泡沫中,但这首先需要参与该行业的人能够转变思路。

(0)
上一篇 2019年5月12日 17:04
下一篇 2019年5月12日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