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上市公司资产暴露潜藏危机,益佰制药双主营打造集体失速

日前,随着益佰制药对外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因涉嫌“签虚假合同,套用上市公司资金”而遭到贵州证监局“查处”;至此,这家老牌制药公司,连同大股东窦啟玲一道,再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盎司财经发现,在涉及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金的背后,实际上潜藏着大股东襟见肘的财务压力,与上市公司“医药+医疗产业”双主营战略危机的总爆发。

高举“并购大旗”的迅速大规模扩张,不但让多家并购药企出现大规模商誉“爆雷”,甚至益佰制药的重点产品亦呈现大幅下滑状况。尽管 益佰制药亦曾希望借助“医疗产业”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以此来应对逐渐放缓的医药行业,其结果要么无疾而终,要么已转让给他人。

从目前来看,面对上市公司双主营驱动模式的集体失速,益佰制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中无法挣脱;发展战略的不确定性,夹杂着医药行业的整体性变局,为上市公司未来带来诸多难以预期的变局。

涉嫌“掏空”上市公司,大股东财务压力重重

尽管,借故财务造假从而涉嫌“掏空”上市公司,对于国内资本市场而言并非鲜见;但益佰制药“虚假合同”所牵出的事件背后,却与大股东所隐含的窘迫处境密切相关。

益佰制药此前对外发布公告称,贵州证监局通过对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发现上市公司通过与第三方签订虚假工程合同或协议,套取公司资金3294.87万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窦啟玲在北京和贵阳的两处住所,购买家具、家装用品。

除此之外,贵州证监局还“顺藤摸瓜”一并查处上市公司两起虚假工程合同协议;包括益佰制药2013年虚增固定资产270.93万元、虚增在建工程1510.49万元,以及2014年虚增在建工程1513.45万元,该事件直接导致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8年相关信息披露不真实。为此,贵州证监局决定对包括益佰制药、以及时任董事长窦啟玲、监事王岳华、张林生、财务总监郭建兰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其实,这并非益佰制药大股东首次涉嫌通过上市公司“套取资金”。早在2018年初,益佰制药就欲借助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益佰投资;拟出资1.6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兼董事长窦啟玲及一致行动人窦雅琪名下6套房产。根据评估价格,这6套商品房资产购买金额共计7200万元;然而,窦啟玲和窦雅琪却计划按照1.62亿元价格出售,从而“套取”上市公司9000万元差价。

彼时,益佰制药给出的理由为“设立骨科专科医院”;然而,在公司此前战略规划中,并未提及该类建设;事后,该笔交易最终因收到上交所问询并未得逞,益佰制药亦终止了《资产转让协议》。

从目前来看,这一系列的事件频发的背后,实际上潜藏着大股东襟见肘的财务危机。尤其是,作为实控人的窦啟玲及其一致行动人窦雅琪,因佰制药股价重挫,所引发的股权质押比例居高不下而陷入“痛苦境地”。

相关数据显示,益佰制药股价由2015年6月15日最高时的37.48元,一路重挫至2019年2月1日最低的4.55元,超过90%的重挫已经严重伤害到实控人的持股稳定性。2018年11月17日和2018年12月21日,就曾出现窦啟玲针对质押给海通证券的股份,分别两次启动延期,一时引发外界对于益佰制药财务压力的种种揣测。

根据盎司财经调查发现,在益佰制药大股东财务压力的背后,实际上潜藏着上市公司发展战略危机的“总爆发”。尤其是,上市公司历经数年的一系列大幅并购,非但没有成为助推其业绩增长的“抓手”,反而让上市公司陷入了重重的经营困局。

高溢价并购集体“爆雷”,主打医药产品出现衰退

从目前来看,益佰制药高举“并购大旗”的背后,是上市公司2020年前打造“百亿医药企业集团”的野心;但从结果观察,迅速的大规模扩张,更像是制约上市公司发展的一大“魔咒”。

盎司财经调查发现,早在2014年8月,贵州省政府出台的《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中,曾计划通过“巨人计划”打造数家百亿级医药巨头;根据“巨人计划”最初的设想,益佰制药要率先成为“百亿医药企业集团”的NO.1。

为此,益佰制药将肿瘤类、心血管类、镇咳类新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肿瘤治疗及其他疾病诊治的医疗服务,作为益佰制药制定的主要战略,并期待通过一系列并购,借助“医药+医疗产业”双主营模式,打造起上市公司战略核心竞争力。

以此为契机,益佰制药迎来并购高峰期。从2013年至2017年,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上市公司合计耗资15.14亿元,连续收购了包括女子大药厂、长安国际制药、中盛海天制药、爱德药业在内的多家制药公司,其产品涉及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儿童、骨科和呼吸等多个治疗领域。

经过五年激进扩张之后,益佰制药却跌入了巨亏的泥沼。相关财报显示,2014至2018年,益佰制药营业总收入仅从31.6亿增加至38.8亿,净利润却由4.78亿一路下挫至-7.28亿元。2019年一季度,益佰制药营业总收入同比再度下降14.4%;归母净利润5923.1万,同比下降41.5%。

益佰制药巨亏的背后,与上市公司大幅并购后的“资产减值”密切相关。相关统计显示,2018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9117.7%。其中,女子大药厂、中盛海天制药为此次商誉“爆雷”的主角;2018年,商誉减值分别计提3.6亿元、4.86亿元,占2018年合计商誉减值10.19亿元的83.02%;此外,长安国际制药尚有原值4.73亿元的商誉至今未计提减值准备。但根据上市公司预测,2019年-2023年间上市公司增长率均为负值,依次为-8.16%、-9.52%、-11.11%、-10.30%、-8.20%,未来再度大规模资产减值恐为大概率事件。

除并购出现大规模“爆雷”外,益佰制药的重点产品亦出现衰退。公司主打医药产品艾迪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复方斑蝥胶囊、注射用洛铂、妇炎消胶囊皆出现一定程度滞销。其中主打产品艾迪、银杏达莫注射液,无论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均同比出现大幅下滑;艾迪注射液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分别为4767.44万支、5201.83万支和309.13万支,分别同比减少11.71%、8.21%和62.84%;银杏达莫注射液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分别为2425.17万支、3222.12万支和132.38万支,分别同比减少47.47%、24.24%和87.91%。

此外,在公司主打医药产品出现衰退的同时,益佰制药的销售费用却出现大幅提高。相关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间,其销售费用分别为15.28亿元、17.47亿元、20.45亿元、18.37亿元、18.35亿元。其中,2018年,上市公司销售费用高达19.32亿元,超过当期营业收入一半,为三年来新高。另一方面,公司近5年的研发投入占比较低;2014年~2018年,公司各年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9149.97万元、1.04亿元、1.88亿元、2.19亿元和1.49亿元,分别占各期营收的2.9%、3.17%、5.13%、5.76%和3.85%。

作为“医药+医疗产业”双轮驱动模式之一,益佰制药基于医药领域的大幅并购难言成功;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大举向医疗产业进军的计划,其结果并不美好。

“医疗产业”布局无疾而终,未来发展存诸多不确定

事实上,益佰制药一直期望借助“医疗产业”打造上市公司另一大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通过对于“锁肿瘤医院/中心+医生集团”的打造,串联起肿瘤治疗领域的全产业链平台,但多数投资多数无疾而终。

事实上,随着国家的医疗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尤其是国家药品的价格谈判和“4+7”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开始执行,省级药品招标降价,二次议价、最低价联动等政策频出;国内多数医药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均不同程度产生严重影响。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盎司财经表示,市场发展放缓已成为医药行业的共同难题,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医疗资源总量供给仍属不足,药企对于医疗产业的投资,必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益佰制药在该领域的布局,可称得上是行业先行者,但是却“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与其对医药相一致,益佰制药基于该领域的布局仍以并购为主。早在2004年,益佰制药就曾参与江苏省灌南县人民医院投资改制;此前,包括淮南朝阳医院在内,益佰制药已经成功布局5家运营的医院,包括1家在建医院,投资25个肿瘤治疗中心项目,并设立了7家肿瘤医生集团;而在肿瘤医疗领域的大战略中,益佰制药的大手笔还包括一只规模达30亿元的肿瘤医疗产业并购基金。

但从目前来看,多数布局要么无疾而终,要么已转让给他人。此前,益佰制药曾发布公告称,将所持有的贵州益佰艾康肿瘤医生51%股权,转让给江苏科利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交易价格为人民币730万元;与贵州益佰艾康一并转让的还有福州益佰艾康、四川翰博瑞得肿瘤医疗科技等数家公司;这也意味着,益佰制药将益佰艾康的股权全部转让出去后,此前着重布局的医生集团业务已完全终结。

益佰制药打造锁肿瘤医院/中心的核心产业,也面临同样境遇。2018年年底,益佰制药出售了收购未满3年的淮南朝阳医院,其53%股权合计购入价格为6.1亿元,售出价格为6.6亿元,淮南朝阳医院此前持续处于盈利状态。与此同时,益佰制药曾计划布局的一只规模达30亿元的肿瘤医疗产业并购基金也“蹊跷”地转给了深圳园维投资;至此,益佰制药打造的双主营之一的“医疗产业”宣布陷落。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医药+医疗产业”双轮驱动模式的集体失速,益佰制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中无法挣脱。发展战略的集体危机,夹杂着医药行业的变局,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如何破解这一“攸关生死”的至暗时刻,益佰制药未来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0)
上一篇 2019年7月7日 18:38
下一篇 2019年7月8日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