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或成微软弃子,华人AI项目能否再迎柳暗花明

谁都想不到,刚刚在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0)上高调亮相的“微软小冰”,仅仅过了4天时间,就遭遇了与微软“分家”的命运。

图片来源: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网

本月13日,微软官方宣布小冰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并委任半年前宣布离职的沈向洋担任新公司董事长,小冰项目负责人李笛将出任首席执行官,日本和印尼小冰负责人陈湛为日本分部总经理。分拆之后,人工智能小冰团队将仅保留50余人,分布在北京、苏州以及东京三个地点办公。

作为微软旗下诞生并发展6年、红极一时的AI助手,突然宣布的“分拆”消息,总有些猝不及防,似乎对于微软还是小冰团队来说,分开都是最好的选择。

数据亮眼却难成大器

微软小冰是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于2014年推出的人工智能底层框架。官方数据表示,微软小冰单一品牌已覆盖6.6亿在线用户、4.5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9亿内容观众,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领域人工智能系统之一。

在功能方面,相比我们耳熟能详的Siri、小度、小爱同学等更强调“理性”的AI语音助手,微软小冰最初的设想是在高IQ(智商)的基础上兼顾高EQ(情商),实现理性与感性并存,更接近于“人”的情感方式。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小冰开发出的写诗、绘画等创作功能,虽然从人类的视角看仍有不少瑕疵,但是却让向来“循规蹈矩”的人工智能开启了“自主创作”的道路,可谓另辟蹊径。

不过,在微软小冰亮眼的数据背后,在应用与商业化的表现却是表现平平。虽然作为华人团队主导的AI底层框架,但其出身外企的身份,导致其在国内业务推广方面步履维艰,难以与政府、国企、央企深度合作。同时,由于国内主流的互联网公司、硬件厂商分别推出自家的AI助手,微软自家Windows平台主推Cortana(小娜),导致小冰缺乏主导平台,不得已在各大平台“流浪”,虽然数据好看,但生死完全掌握在平台手中。

单飞或早成定局,微软难成华人开发沃土

说到小冰的“分拆”,听上去虽然有几分初长成的独立,但实际上,更像是微软裁撤小冰项目,小冰项目组“重打锣鼓另开张”,而为了双方的面子微软选择了一个“体面”的说法。

图片来源:企查查

公开信息显示,微软小冰独立后的新公司,“北京红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已于5月20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是李笛,沈向洋担任执行董事,股东中有多位小冰项目的资深员工,包括技术、销售、产品等方向的负责人和骨干。

据了解,小冰这个团队在微软内部相对独立,甚至和微软其他团队有竞争关系。而之所以能够在微软内部发展6年,离不开是陆奇、沈向洋和王永东等一众华人高管的支持,让小冰可以没有商业之忧一心发展技术。

然而,随着陆奇、沈向洋等人相继离开微软,小冰开始缺乏有力的高管团队支持,在微软受到的支持力度减弱。更何况小冰与小娜两个AI项目,显然不符合“One Microsoft”的策略,而微软显然更倾向于血缘更亲近的“小娜”,小冰则逐渐在微软内部成为边缘化的产物。

尤其是疫情期间,作为美企的微软受到了一定影响,必然要裁撤一些边缘化的部门以节约开支,缺乏高管庇护的小冰,自然成了被“分拆”的一个。

不过,微软表示所有相关工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完成,并将授权新公司使用及继续研发完整的小冰技术,不过代价是微软保留了对新公司的投资权益,若新公司能够盈利,微软仍然可能成为获利的一方。

更大的挑战与机遇

单飞之后,微软小冰从一家外企的华人团队,摇身一变成为了“红棉小冰”,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

而成为中国公司,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拥有以前不具备的商业发展空间,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的王永东曾表示,小冰在全球不同市场的技术是共享的,产品的管理和领导是在中国。而以国内的AI初创公司的身份,显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然而,摆在“红棉小冰”面前的最大问题,便是分拆后将离开微软这棵大树的庇护,这些离开舒适区的“前员工”们将带领公司走上自主融资与自负盈亏的道路,但少了微软资金与技术支持,团队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变量。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AI技术亦是如此,在各个平台流量都已被科技厂商割据,被“分拆”的小冰,能否走出过去对于微软的依赖,自力更生的敲开商业化的大门。相比发展,生存则是更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0)
上一篇 2020年7月14日 17:57
下一篇 2020年7月14日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