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小米,能否再次超越苹果?|2021中国智能手机沉浮录

关于《2021中国智能手机沉浮录》
如今,智能手机仍然是消费者关注度最高、关系最为密切的消费电子类产品。这一年间,手机行业既有巨头陨落的唏嘘,亦有崭露头角的新秀,亦有陷入同质化或是战略调整的阶段困局。
俗话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一年即将过去的节点,通过复盘手机厂商们一年来的产品、决策、动向,我们或许就能够在回顾之中,找到智能手机打破同质化枷锁、击穿发展过程中的迷雾,发掘出引发厂商沉浮的因果。
速途网长期关注智能手机行业,特发起“2021中国智能手机沉浮录”,通过对行业一整年试图洞察行业发展趋势,还原国内的真实业态,共同寻找智能手机红海之下的新机遇。

在全球手机市场中,三星与苹果是常年稳坐前两名品牌,然而却有一家这样的中国手机企业,在年中一度超越苹果,登上了全球第二的宝座,这家公司叫做——小米

据今年7月Canalys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小米首次突破5300万台,超越全球市场份额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随后IDC、Counterpoint、Strategy Analytics三家也相继发布了报告,同样印证了这一排名,这也是小米首次跻身全球第二。 

同时,小米作为起家于互联网的手机公司,从一碗小米粥创业,到港交所上市,再到年轻的世界500强,其发展一直伴随着肯定与质疑的声音。第三期,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小米这家快速成长的公司。 

小米品牌“高端”之路出现分支

 虽然本篇要谈的是2021年的小米,但要更完整地回顾小米的这一年,我们需要将时间向前推一点,回到2020年末,小米11发布的时候…… 

彼时,高通发布了新一代的旗舰手机SoC,同时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赋予了“骁龙888”的名字。而小米11,正是全球首款搭载骁龙888芯片的智能手机。 

事实上,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首发高通芯片,已经成为了小米手机历年的“保留环节”,这也得益于小米手机从初代便与高通坚定不移的合作关系。小米希望凭借着新一代芯片在性能以及能效方面的领先,能够在竞争对手尚未跟进新款处理器的“红利期”尽可能地提高高端产品的出货量。 

然而,俗话说“贱名好养活”,本想借 “吉祥名字”火上一把的骁龙888,却成为了2021年整个安卓手机行业的困局。 

由于骁龙888处理器发热量大、能效低的问题,为了保证手机内部元件的稳定与外部触感的舒适,不少品牌都对于搭载骁龙888机型进行了严苛的温控机制,在一系列降频锁帧的设置下,体验与前代处理器并不能拉开足够明显的差距。 

同时,由于各个品牌相继推出了骁龙888的旗舰机型,导致在性能体验上无法拉开明显差距。特别是双11期间,为了给年底即将发布的新一代骁龙处理器(骁龙8 Gen1)让路,不少888旗舰机型也纷纷开始明显的降价。 

对于小米而言,能拿到芯片首发是供应链实力的表现,但将品牌命运完全交给芯片,显然与小米在十周年演讲中“行稳致远”的策略相悖。因此,在小米品牌的高端之路上,在产品定位、形态、技术力上都有了更多的尝试。

例如,在稳定更新的数字旗舰系列中,率先发布的小米11选择了全系2K+120Hz的顶级屏幕;而作为随后发布的小米11 Pro/Ultra将更多的进步放在了影像系统上,首发三星GN2传感器;而小米11 Ultra则是带来了三颗主摄级别的影像系统。而久别的MIX系列,也再次迎来了量产上市,开启了折叠屏、屏下摄像头的探索。 

而在产品线的拓展上,小米在今年还重启了平板业务,推出了小米平板5系列,以及针对女性市场打造的Civi系列,前者通过扩展大屏生态以及配件的加持,探索安卓平板的生产力,而后者则将轻薄设计与自拍效果发挥到极致,加强对于细分市场用户的品牌黏性。 

速途网预计,随着年底高通新一代旗舰SoC的发布,小米仍会大概率争取首发搭载高通最新的骁龙8系列处理器,但随着产品类别的扩张,高端芯片在产品中更多将以“标配”的形态存在,而通过更为深入的用户洞察,在其他特性与功能上不同路线的演进,满足不同需求用户对于高端手机的需求。

Redmi:低调的中流砥柱

至于小米旗下的另外一个子品牌——Redmi,作为小米系列销量的“中流砥柱”,虽然小米从未公布过两个品牌各自的销量占比,但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数据来看,红米在线上市场占据了小米手机业务总体约3/4销量,而线下市场还要略高于这个比例。 

据今年京东11.11的榜单显示,Redmi品牌产品在刚刚过去的双11期间累计销量榜前20位中占据9席,其中的Redmi K40甚至摘下了榜单销量桂冠。Redmi K40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于同价位搭载骁龙870旗舰的越级性能体验,另一方面则来源于Redmi品牌多年所积累的口碑,此外,王一博的代言也为品牌贡献了流量。 

而在今年发布的机型来看,“小米”与“Redmi”品牌发生了更多的分化,其中小米品牌主打3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而Redmi的机型则主要集中于3000元以下,避免了品牌之间的左右互搏。

但中国的手机市场从来不缺对手,如果说小米品牌主攻的3000元以上档位主要是品牌与品质;那么Redmi所主攻的3000元以下档位,则更多是处理器性能,以及性能均衡程度的比拼;而至于更低的千元以下档位,价格几乎成为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 

因此,Redmi最需要发力的价位段则是1000-2500,这类消费群体对于产品有相对复杂的需求,但也更容易培养粉丝黏性,Redmi旗下的K40、Note10、Note11等系列,均集中于此价位段。而除了Redmi,这个价位也是同为“大厂子品牌”realme、iQOO等的主战场。 

由于Redmi所处价位段,用户对于性能要求较为敏感,而游戏作为对于性能感知最强的场景之一,今年4月,Redmi发布了K40 游戏增强版,进军游戏手机市场,并取得了初步成功。有传闻称Redmi正在打磨的K50系列的游戏增强版,或将搭载联发科新一代旗舰SoC天玑9000,并搭载144Hz电竞屏。

需要重新定位的MIX

相对于小米与Redmi品牌整体的顺风顺水,今年正式量产回归的MIX系列,则一直处于争议之中。

今年3月,小米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采用内折设计和侧边指纹方案,内屏是一块8.01英寸全面屏,外屏是一块6.52英寸的右上角打孔屏。除了折叠屏幕外,MIX FOLD还首次进行了液态镜头、澎湃C1自研专业影像芯片的尝试。

而在今年8月,小米MIX系列再度迎来更新,发布了搭载CUP屏下摄像头的——MIX 4,同时还搭载了骁龙888+处理器以及“双百瓦快充”(120W有线+100W无线,标称为50W无线)。 

在速途网看来,MIX系列每一代的发布,都代表着小米对于手机新形态的定义,从这个角度来看,MIX FOLD和MIX 4都毫无疑问地完成了这一使命。然而,网络中对于这两款产品的争议,主要来源于MIX系列是否能够代表“小米的最高端系列”的地位,以及“探索未来”的任务。 

究其原因,MIX FOLD、MIX 4两款产品在形态上并没能超出行业想象力,例如三星、华为已经推出过折叠屏的产品,虽然这些设计在小米的产品有着自己的实现方式,但没能像初代MIX屏幕点亮的那一刻一样,颠覆用户对于对于手机形态的预期,这种预期上的落差,成为了争议的源头。 

而这,也让MIX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个艰难的挑战:如果运用大量预研技术,很难保证产品的实用性,极易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而如果运用量产技术,能够稳步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但仍要面临“看上去”没有显性创新的问题。 

也许这一切的根源,需要从MIX本身的定位开始调整。 

MIUI适配的版本挑战

而MIUI的适配问题,也成为了小米在2021年中争议较大的点。 

2020年12月,小米正式发布了MIUI 12.5,然而却遭遇到Android R(11)大版本更新,由于疫情原因,为了保证稳定性,拖慢了MIUI版本的更新进度。

另一方面,小米自身所需适配机型众多,MIUI新版本适配哪些机型以及每款机型的批次,并非一个部门可以决定,需要综合集团各个部门的适配进度,共同决定适配计划。 

而在今年8月,小米发布了MIUI 12.5增强版,通过液态存储、原子内存、焦点计算、智能均衡四大技术,提高产品的流畅性,同时降低功耗,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型得到推送升级,MIUI的口碑也逐步得以恢复。 

随着年底将至,有消息称MIUI 13的发布也将提上日程,而如今的时间点,正是Android 11向Android 12底层大版本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MIUI 13新版本的适配而言提出了新的挑战,有了MIUI 12.5适配的前车之鉴,相信小米对于系统大版本更迭的稳定过渡,将拥有更多的经验。

AIoT未来仍具想象空间

“手机x AIoT”作为小米的核心战略,AIoT作为围绕手机而生,同时反哺手机生态的业务。从财报来看,也是小米手机之外的重要增长引擎。根据今天发布的小米2021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突破4亿,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含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用户达到800万,米家APP月活用户数超过了5990万。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IoT生态的手机厂商,小米AIoT的优势以品类多、全著称,目前已经覆盖了大到电视、空调、洗衣机,小到开关、插座、摄像头等一系列家电品类,织成了一张智能硬件生态的大网。 

除了硬件品类的数量外,先发优势还赋予了小米AIoT强大的用户基数,从而产生海量的数据,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小米曾强调要将AIoT做成小米手机业务的催化剂、助燃剂,二者相互促进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并将“手机×AIoT”打造成小米商业模式的动力源和护城河。 

不过,在速途网看来,小米在AIoT方面的想象力却仍然有想象空间。近年来,在小米手机产品线中NFC、UWB等技术已经逐步开始应用,但在智能硬件产品方面,适配相应技术的产品还尚未普及开来,支持NFC、UWB等技术的产品仍然属于新品类,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普及,将带动AIoT设备的“消费升级”。

线下市场成小米发力新锚点

 展望2022年,在速途网看来,线下新零售门店将成为小米的新目标。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国际部总裁卢伟冰曾表示,去年11月小米提出了“让每个米粉身边都有一个小米之家”的新目标,经过规模市场充分验证的小米新零售由此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尤其在过去11个月中,小米之家已下沉至全国2200多个县城,县城市场覆盖率从去年的30%迅速提升至80%。 

10月30日上午,第10000家小米之家门店在深圳欢乐海岸盛大开业。

这些新零售门店,也成为了小米推进“销服一体”的桥头堡,实现“销售的地方有服务、服务的地方有销售”。针对县级市场的下沉覆盖,卢伟冰还宣布将在县级小米小米之家授权店同步开启售后服务功能,未来每个县城都会有一个小米服务中心。 

大量新零售门店的开业,还能够为小米在产品发布策略上提供更多协同。在如今互联网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下,传统互联网手机厂商需要不断发布新品,以持续保持行业热度。通过线下门店,不仅可以让小米提升服务水平,还可以持续保持品牌与产品的露出,开展相应的新品推广活动,为产品发布节奏“松绑”,让产品研发部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英雄产品”的打磨中。 

回首看来,2021年的小米,无论是从“技术为本”打磨更多元化的技术路线,还是在过去的质疑声中吸取经验,还是加速对于新零售的部署,都能够看到“成长”的迹象,也让小米能够一度迎来全球第二的高光时刻有迹可循。而“成长”的力量,能否让小米从容地走向下一个高光?速途网将持续关注。 

后记:关于造车

 最后,还是让我们来聊聊小米的另一创业项目——小米汽车。 

在速途网看来,小米汽车将是小米继手机、AIoT之外的另一增长引擎,如果说AIoT主要连接了室内场景,那么汽车则连接了用户的出行场景。而根据此前网友投票结果,在车型方面,SUV、轿车平分秋色,定价则更倾向于10万元到30万元区间。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也对网友投票承诺“将会在内部认真考虑、仔细调研”。 

而这一价位,正是以智能驾驶、车家互联为主要特色的车型,处于中、高端车型的分界线,更利于在部分特性上打造越级体验,进而突出车型的性价比。 在上个月的小米集团投资日上,雷军在演讲中表示,小米造车进展超过预期,首款量产车预计在 2024 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对于瞬息万变的科技行业而言,三年意味着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小米汽车的3年之约,待到量产之时,速途网将会进行更为深入的报道。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3日 20:18
下一篇 2021年11月23日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