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总会”“互联网孤儿”?脉脉上哪句职场黑话戳中了你?

“天天夜总会,身体真吃不消啊!”别误会,“夜总会”的意思:夜里总开会。

互联网孤儿”,特指互联网双职工的孩子。

“腿部干部”,代指小组长,既要产出又要督促组员产出,既要被问责又要问责平级同事,既要写周报又要汇总周报,俗称“夹心饼干”。

……

在2021年结束的钟声即将敲响时,人们在职场社区脉脉上用“夜总会”“互联网孤儿”“腿部干部”“躺平”“润”“活水”等职场黑话演绎着2021年职场上的酸甜苦辣。新浪科技基于此在微博上发起的#2021年职场十大黑话# #互联网大厂有哪些黑话#等相关话题,更是引来了200多万的阅读量和数千条评论分享。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年职场十大黑话与其背后的故事,哪个戳中了你?

图片22.png

大厂双职工,谁伤了孩子的心

晓萌(化名)35岁进入大厂工作,至今已有两年,“这两年,我的孩子从两岁长到四岁,而我缺席了他所有时光”。老公在另一家大厂上班,夫妻二人几乎没有在孩子睡前回到过家,她感觉,自己的小孩成了“互联网孤儿”。

她不记得儿子什么时候可以说整句的话。前几天,有的妈妈把孩子语言爆发期说的词语列在Excel表格上,这让晓萌有些震惊,“我从未想到记载他成长的一点一滴,然而却对自己运营过的各种数据熟记于心,因为这关乎到我的OKR、年终绩效”。

儿子3岁生日时,晓萌带他去照相馆拍了一张证件照。因为持续加班和出差无法确定时间,本来约定好的一年一度的亲子照也不得不取消。

在老师、姥姥和阿姨的共同努力下,儿子慢慢长成具备一些文化素养的人类。晓萌说,虽然孩子看着也还算快乐,表面上看不到任何因为做了“互联网孤儿”而落下的心理创伤,但他们的相处模式却在这时趋于固化。

比如在父母面前,因为要确认妈妈爸爸的爱,孩子会显得过于顽劣。幼儿园老师说,他其实是个非常敏感的孩子,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父母不能在他入睡前回家,这会让小孩过于兴奋而忘记睡觉。因此,晓萌一直在寻找所谓的解法,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问题上,她没有抓手。

今年年底,晓萌的绩效打出来了。终于得了次A,与此同时,她也经历了第五次业务调整。之前负责的事务全部交付,又要从头再来。

当这个决定宣布之后,晓萌突然接到幼儿园的电话,小孩因为发热惊厥,晕倒在幼儿园。这是他出生到现在第三次惊厥。晓萌告诉老师简易处理的方法,没等领导开完会就打车到了幼儿园。儿子看到她后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说:“老师你别担心,我觉得妈妈来了,我就好了。”

这句话,让晓萌暗下决心。第二天,她提出离职。午休间隙,她打电话给一直为她们拍亲子照的摄影师,预约拍照时间。两周之后,就是小孩四岁的生日了。

图片23.png

晓萌与儿子的故事在脉脉上引起了不少共鸣。有脉友无奈地说,“我的娃已经和大厂作息一样了,晚上11点睡,早上8点起,每天早晚各陪玩1小时”。一位微软员工说,“曾经的我也是,已经尽量早回家陪她吃饭睡觉,然后再工作,但是这样的生活过了四年以后,我觉得还是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必须辞职换个活法”。一位酷我音乐员工说,“每天下班晚,孩子也断奶了,孩子慢慢就跟我生疏了,真的挺难过的”。也有腾讯员工在听到业务伙伴的孩子不会叫妈妈后,决心每天会在孩子睡前赶回家。

其实正如“夜总会”“蚂蚁行为(盲目内卷)”“早C晚A(早上CEO,晚上Agency;早上Coffee,晚上Alcohol)”等职场黑话的出现,这些职场群体想要表达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疲累,更有在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无奈取舍。

内卷时代,新人老人都不易

应届生入职薪资高于老员工。这两年,薪资“倒挂”现象在互联网大厂频频出现,成为职场老员工心中的一抹隐疾。

在脉脉上,有职场老人回忆自己当年校招时月薪只有8千,如今新入职的年轻人已经能开出1.5万-1.8万的月薪,校招生的薪资SSP级都能开到年薪总包60-70万。对于拿了SSP校招Offer的人,两三年就能轻轻松松过百万。而老人们虽然埋头苦干,薪资还是平静如死水。

当然,在大厂的内卷时代,新人也不容易。

有大厂被戏称正在实行“养蛊式招聘”,在同一岗位招聘多个新人,能力、经历、背景相当,且完成相同的工作。在工作时,负责人观察员工的各方面能力差别,员工也在工作时暗中较劲,由负责人决定谁可以通过试用期,败阵员工则在试用期内以各种理由被辞退。

“先把及格分以上的都招进来,然后把卷王留下,但离职的既错过了合适的招聘时间,其它厂也没有招到合适的人才。”脉友分享道。

图片24.png

如何实现百万年薪?对于年轻的人工智能程序员阿锋(化名)而言,是机会选对,然后从一而终。

在他两年前毕业时,AI正值大热门,薪资比一般大厂高,阿锋就一时冲动入了局。当时的第一个关键决定是如何选择方向。

阿锋分享,计算机行业内有严格的鄙视链,算法工程师是“人上人”,这个优越性是由薪资等级决定的,因此竞争非常激烈。阿锋选择另辟蹊径,转向后端工程师,“其实技术无优劣,只要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具备不可替代性,到最后也能超越80%-90%的人”。

第二个决定他发展的关键选择是放弃大厂,转向独角兽企业。阿锋大四时本在一家大厂实习,但在期间无意中遇见一个猎头介绍了这家独角兽企业,评估了一下觉得机会不错,就果断从大厂提前跑路。

“相比大厂,小厂的竞争压力没那么大。”阿锋总共经历过四次调薪,因为个人绩效出色,每次幅度都在5千到1万之间,现在也顺利做到公司的中层。但要是在大厂,五星绩效没那么好拿,虽然大厂尖子的薪资涨幅会更高,但指标也是有限的。

在他看来,人生在于选择,处处都有转机。

互联网寒冬 离职也内卷了起来

以往的职场黑话大多是不同群体之间的“自黑”或互相“仰望”而形成的独特职场社区语言文化。如,“大厂英语”:这个S的OKR找你的leader review一下?如果有什么miss的事情可以argue。如果你懂了这句话,大厂英语八级就通过了。

然而,在2021年各大厂不断优化调整的互联网寒冬,流行的职场黑话也似乎成了大厂人在主动与被动跑路间纠葛的生动写照。例如:

“离职内卷”:同组员工因工作目标离谱、人员架构突然变动而出现相继离职的状况。谁也不想成为组内最后的back up,便纷纷加快面试择业速度。“最近组里掀起了离职内卷高潮,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出去面试。可以说,上一个人交接过来的工作,就是下一个人离职的动力。”

“提桶跑路”:比喻非常快速地离职,通常发生在大厂优化或绩效打出时,离职不需做过多交接,因此从提出离职到离开公司只需要很短时间。

“润”:拼写同英文run,跑路。在今年,很多脉友在社区的黑话就是,准备“润”。

“去肥增瘦”:指大型互联网公司裁撤冗余员工及部门,增加人效及工作效率的管理方式。

“大厂半年游”:指新员工因公司业务调整,在半年左右就被迫离开,成了“大厂半年游”。他们往往刚适应工作节奏和内容,就被输送回社会,难怪有些脉友会说,“拿到offer了,不是核心项目不敢去,怕上错船,最终落得半年游”。

“知无不言”:“今天是我last day(最后一天上班),知无不言”,在脉脉上,总有一些热心用户把经历过或了解到的职场事情分享给大家,有问必答。大家都很尊敬他们。

“前程似锦”:互联网人在主动或被动离职时,都会相互道一句“前程似锦”,这是对离开或留下的昔日同事的真诚祝福。说出这句话时大家没有了隔阂,只有在这个冷冬抱团取暖的慰藉。“见证了公司从0-1,再从1-0,也算是善始善终,有很多不舍,希望所有的伙伴前程似锦。”

图片25.png 

“N+1”是员工被优化后,通常会得到的赔偿标准。当下,很多人在被优化时,把争取“N+1”作为和公司的最后一场较量。而在今年的多轮大幅裁员中,此类分享尤其多,“昨天leader让我走人,还说如果想拿N+1,就会给我记录档案,离职证明会写不胜任工作”,引发了一众老脉友现身支招。

当然,大厂寒冬也不只有“润”这一条路。各大公司也推行起了“活水”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力求使员工在公司内部获得更合适的岗位,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人才的稳定。

有程序员因此在脉脉上讨论,“程序员想转产品,可是入职时间还不到半年……是该现在就准备离职还是一年后看看活水再考虑呢?”不过也有脉友指出,行业规则,活水不如跳槽,难度甚至高于面试进来的人,而且有的公司需要应届生待满一年,看原岗位产出及岗位匹配度。

图片26.png

有大厂人考虑起了“回流”,通过面试,重新回到前任公司就业。当然,公司也会设置允许回流的时间,一般几个月内不录取前员工。

也有不少随时面临优化的互联网人选择进入体制内,希望从此过上稳定生活。因此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不少职场老人在脉脉上祈求“上岸”,重新起步。

躺平与福利 我们迎来反卷元年

反对“996”是2021年最热的职场议题。2021年8月,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第二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明确指出“996”工作制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随后,各个大厂相继跟进取消大小周等,优化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权与劳动报酬权。

因此,我们也能在今年的职场黑话中感受段子手们的些许不羁。例如:

“躺平”:内卷的反义词,今年非常流行。躺平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数人因为卷了很久依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后参透人生真相,于是选择躺平。

“摸鱼”,指上班时间偷懒,不认真工作,“996会让员工摸鱼耗时间,反而于公司不利,我打算建议老板实行不加班制度,逼同事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工时”:指全心全意为老板挣钱的时间,不包括带薪入册,带薪摸鱼,带薪吃饭,带薪发呆,带薪散步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有脉友掐算了自己一天的有效工时只有5小时:“在公司从早晨9点待到晚上10点打车,我经历了健身、飞翔、摸鱼、遛弯儿、开会、吃饭,就是没咋好好工作……”

图片27.png

你也会看到大家偶尔放飞自我,时而小叛逆,创造出了“自由飞翔”等职场黑话。指的是互联网公司为优化员工上厕所困难问题而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有公司安装如厕计时器,有的将坐便器改为蹲位,但目的都是为了让员工愉悦地如厕。

他们也会调侃式地称公司出台的有些看上去很美的福利政策为“公关式福利”,如“逝后福利”等,非常吸引媒体目光、引起发酵讨论,但是从员工角度而言可享受机率极低,而且没有太高价值的福利。

图片28.png

当然,在看完一众职场黑话与它们背后的故事后,不妨再来读读一位有才的脉友用职场黑话串烧的小作文。或许,能在这些职场黑话中,感受他们这一年的酸甜苦辣。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30日 17:14
下一篇 2021年12月30日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