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变”背后:产业与技术的双向奔赴

人工智能正在迎来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刻——迭代的技术正在重塑各行各业,并为成之开辟新的疆域。从ChatGPT到GPT-4,人工智能作图、写文章能力被广泛热议,这意味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逐步走向稳定可用。

不断突破“天花板”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文本生成、艺术创作、产品设计等领域带来了全新而广阔的想象空间。以此为契机,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也会越来越深入,并成为未来社会经济转型的新引擎。于此同时,随之出现一些声音不应该被忽略——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产业会带来什么影响?人工智能进入产业是否会导致人类失业?

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应用与其说是趋势,不如说是定局。在“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工业4.0”大背景之下,人工智能将有利于推动产业研发、生产、运营、营销和管理。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传统规模化的制造无法迎合市场个性化的需求。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重构了原有的商业模式,传统产业运行的基本逻辑面临着挑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传统产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增长放缓、过度竞争的局面。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我国面临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传统产业迫切需要探寻新的增长机会和发展模式。

而对于新兴产业来说,占据红利意味着增势喜人,但是如何延续高增长的态势是当下和未来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感知、分析、决策层面发展日渐成熟后,生成层面也迎来了突破,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提供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落地恰逢其时,或者说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是一场双向奔赴。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为产业带来了驱动和竞争力。以游戏产业为例。人工智能应用于游戏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和规范程度。可以看到,目前已经有游戏厂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拓展”模式的帮助下,精准定位违规游戏行为;也有厂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人脸识别验证功能,实现未成年人的辨认和保护。

于此同时,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游戏产业的生产效率并节省开发成本。这一点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突破后变得尤为明显。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这种应用可以为游戏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上提供强劲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产业的应用也将推动人工智能走向下一个发展阶段。依然以游戏产业为例。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和广东财经大学智慧法治中心研究人员李卓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游戏产业,一方面可以使新技术在实践中得到测试和优化,比如当前已经在游戏中应用的加强人机交互体验的各项人工智能技术。另一方面,可以为这些技术更广泛地被应用于其他产业积累经验和摸索更好的融合路径。

“在实践中测试和优化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扩大到其他产业的应用,无疑会对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发展起到助力作用。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游戏产业应用的成功经验将会激励国内科技企业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推动国家人工智能技术向前发展。”姚志伟和李卓霖表示。

落地产业的人工智能会带来失业吗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难免引起人们的不安。在大众看来,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经不限于取代流水线工作中的部分环节,还正在向内容相关的岗位蔓延——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可以画图、写作、敲代码,那么它替代人类的工作吗?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或是:既能,也不能。从短期来看,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是万能的,还无法达到取代人类工作的阶段。

在姚志伟和李卓霖看来,当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根据其自身积累的数据库对用户的输入信息作出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应答输出,但是这种创造性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与人脑相同的创新。简言之,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在其自身数据库内,通过一定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既有信息进行检索、重组并生成内容。

以人工智能绘画为例,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谢澍认为:“公众和画师应当理性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并接受人工智能画作应用在游戏、影视等领域,而非单纯抵制。实际上,人工智能作画对于高强度的重复作画有着增效之辅助作用,但对于创意设计,其效果并不稳定,因而至少在创造力输出方面,画师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是行业的主导力量。”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减少机械重复劳动,辅助人类集中精力完成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为了最终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姚志伟和李卓霖表示。从这个层面来看,目前,人工智能与人类是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对抗的关系。

但是,如果将时间线拉长,人工智能适用于重复性劳动已经成为必然,与之相关的职业受到影响无法避免。然而,相应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可以催生更多的新兴行业。例如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作画能力,内容、版权审核可能会成为新的工作岗位;基于生成的图像,衍生IP开发同样可能成为新的工作需求。

人工智能的产生自然不是为了让人们失业,而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有质量。就像过往的几次科技革命一样,新兴技术应用于产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摩擦,但最终都可以和人类的工作生活“和谐相处”。

对此,姚志伟和李卓霖认为,一方面应当调整对待人工智能技术的态度,将其视作可靠的合作伙伴而非敌对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方法,努力适应与人工智能技术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的全新模式。“在未来,驾驭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应当会成为个人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1)
上一篇 2023年3月31日 15:29
下一篇 2023年3月31日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