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影业上市缓而不弃背后

乐视影业上市缓而不弃背后

  乐视影业注入乐视网只是被迫放缓,为何没像万达影业等一样直接被放弃注入A股?

  其背后的逻辑之一可能在于,乐视影业未来两年的发展急需通过这笔98亿交易案“输血”。

  乐视网收购乐视影业的交易方案中,拟募集的配套资金,在支付交易所需的现金对价后,超一半的剩余资金拟用于乐视影业投拍作品和购买IP。

  其中,约10亿元拟流向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开机拍摄的5部作品。

  如今,随着乐视网宣布年内无法完成乐视影业的注入,配套资金无法到位,上述5部电影能否按原计划开机拍摄成疑。

  另外,乐视影业筹划的今明两年3亿元IP购置,是否会受到影响,也随着98亿元交易的推迟变成一个问号。

  “缓而不弃”的逻辑

  今年6月7日晚,暴风集团并购影视资产案被监管部门以“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否决后,引发多家筹划影视并购的A股公司知难而退。

  不久后,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唐德影视并购范冰冰公司案、万达院线并购万达影业案,先后被放弃,唯独乐视网98亿元并购乐视影业案一直悬而未决。

  乐视影业98亿元交易预案5月6日出炉,5月12日遭遇深交所问询,虽然6月2日回复了问询,但在此后的5个月时间里一直未进入股东大会投票阶段,被认为是乐视网预期交易方案很难通过证监会审核,需要进一步沟通、调整。

  在距离预案出炉整半年后的11月7日晚,乐视网对外宣布,预计年内无法完成乐视影业的注入。

  对于年内无法完成的原因,乐视网解释为,国内电影票房在第三季出现下滑,“当前市场环境的较大变化”存在对业绩承诺及估值的基础产生较大影响的可能。

  尽管如此,乐视网仍然在公告中表示会继续推进该交易——即使代价是“不排除交易价格下调的可能”。

  监管审核收紧、国内电影票房增长低于预期,这么多不利因素,乐视网为何不像暴风、万达等一样暂时放弃注入影视资产呢?

  乐视网发声之际,正值乐视手机拖欠巨额货款传闻发酵、贾跃亭宣布乐视系停止盲目扩张之时。这给外界理解乐视影业注入“缓而不废”的逻辑提供了一个思路。

  在乐视系资金全面吃紧的背景下,乐视影业未来两年的发展,可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98亿交易方案中的“输血”计划。

  在乐视网支付现金和发行股份购买乐视影业的方案中,前者计划募集50亿元配套资金,其中约30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约7亿元用于补充乐视网流动资金,10亿元用于乐视影业投拍电影和生态自制剧,3亿元用于乐视影业IP库建设。

  换一个方式说可能更清晰:通过交易方案的安排,乐视网未动用任何自有现金,除了置入乐视影业资产外,还能从外部投资者手中筹到约20亿元现金,其中7亿元将用于补充现金流,剩余13亿元将用于支持乐视影业发展。

  13亿中,10亿用于投拍计划在2016年开机的一部作品和2017年开机的5部作品。

乐视影业上市缓而不弃背后

(乐视影业计划投资的6部作品)

  从影片制作成本和乐视影业投资比例来看,上述几部电影将是乐视影业未来两年的主力作品。

  其中,《三国之最后的勇士》总制作成本3亿元,乐视影业投资比例50%;《未来未来》总制作成本3.3亿元,乐视影业投资比例30%;电影《刺局》总制作成本2.2亿元,乐视影业投资比例100%;电影《妖客》总制作成本1.2亿元,乐视影业投资比例100%;生态自制剧《刺局》总制作成本1.2亿元,乐视影业投资比例100%;生态自制剧《妖客》总制作成本1.2亿元,乐视影业投资比例100%。

乐视影业上市缓而不弃背后

(6部作品的制作成本、乐视影业投资比例和规模)

  上述6部作品的原定开机时间都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版上半年。如今在交易案年内无法完成,明年完成时间尚无明确时间表的情况下,能否按原计划开机拍摄成疑。

  13亿中的剩余3亿元,用于乐视影业IP库建设。

  具体项目涉及2016年、2017年相关文学版权引进、音乐作品影视改编权引进、漫画版权引进。

乐视影业上市缓而不弃背后

(乐视影业3亿元IP库建设)

  这些IP购置项目,尤其是原本发生在2016年的IP购置项目,在募集资金无法到位的情况下,乐视影业将如何解决?自有资金是否足够支撑?

  在原预案中,乐视影业2016年的业绩承诺是净利润不低于5.2亿元。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遭到不少质疑,原因是被寄予厚望的《爵迹》票房不尽如人意。

  票房快速增长不能和利润快速增长划等号

  “2016
年国内电影市场发展显著低于预期,第三季度国内票房出现同比下滑。在平缓的行业背景下,乐视影业电影票房仍维持了快速增长,”乐视网11月7日在公告中称。

  然而,“票房仍维持了快速增长”并不能和收入或者利润快速增长划等号。

  因为在一些乐视影业参与的影片中,乐视影业仅担任协助推广,或者只是投资比重相对较小的投资方之一,最终分享的票房分成有限。

  当然,如今,乐视影业2016年能否实现5.2亿元的净利润,已没有前几个月那么重要,因为随着乐视影业确定年内无法注入,业绩承诺期已被更改为2017年、2018年、2019年。

  但在几个月前,市场曾热烈地讨论着《爵迹》对于乐视影业产生的影响。

  2016年,乐视影业参与的电影主要有13部,包括《熊出没之熊心归来》、《高跟鞋先生》、《谁在我上铺的兄弟》、《超脑48小时》、《赏金猎人》、《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二十八岁未成年》、《盗墓笔记》、《爵迹》、《时空行者》、《机械师2》、《长城》。

  刨除乐视影业仅担任协助推广的《超脑48小时》和《机械师2》,上述已上映的电影中,6部票房过亿。

  其中,票房最高的《盗墓笔记》2016年8月5日上映,最终票房10亿。不过,该片的出品方(投资方)除了乐视影业,还有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南派泛娱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

  乐视影业作为主要投资方的《爵迹》2016年9月30日上映,票房最终仅3.83亿。除了乐视影业外,该片还有10家联合出品方。

  对于这一“意外”,乐视影业CEO张昭11月初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也在检讨说这个影片能不能在影院市场做得更好。最开始是想以技术的吸引力去拉动更大范围的观众,但事实证明,对这个感兴趣的观众还是一些青少年,这种靠视觉、靠技术拉动的影片,年轻观众对他们的反应更直接一些。”

  票房不佳之余,《爵迹》口碑也如《小时代》系列一样低至谷底,只不过口碑的槽点除了郭敬明IP电影中一贯的剧情和演员演技,这回还多了个特效。

  有意思的是,针对特效被吐槽一事,曾有媒体10月初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爵迹》的一家主要出品方由于受到本度财务方面的压力,在明知道特效制作周期过紧,影片完成度不足的现状情况下,依然要求电影在国庆档必须上档。

  报道虽未明确这家出品方的身份,但考虑到乐视影业并入乐视网案中背负着业绩承诺,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个“主要出品方”可能就是乐视影业。

  《爵迹》之所以被乐视影业寄予厚望,是因为郭敬明《小时代》系列总票房高达17.93亿,其中,仅《小时代4》、《小时代3》就分别在2015年、2014年给乐视影业带来2.4亿元、1.9亿元营收。

  《爵迹》之后,《长城》是今年最后一部乐视影业参与的、最有可能取得超高票房的电影。

  《长城》据称制作成本1.5亿美元的影片,由张艺谋执导,预计在今年12月16日上映,投资方包括传奇影业、环球影业、中影、乐视影业。

  不过,乐视网5月预案中披露的资料显示,乐视影业截至2015年底与《长城》有关的预付款仅为1.2亿元——实际投资规模可能只占1.5亿美元制作成本的10%。

  由于投资比例较小,乐视影业从《长城》上获得的收入可能比较有限——除非影片最终取得超高票房成绩。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14日 21:47
下一篇 2016年11月15日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