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券商集体抢滩登陆A股,解码湘财证券的“黑马基因”

尽管国内外金融形势进一步复杂,特别是监管部门对券商盈利状况、资产规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集居于新三板中小券商冲刺A股的热潮并未退去;继南京证券成功从新三板申请摘牌并转战A股后,又一家国内老牌券商湘财证券,也在重启IPO进程。

对比拿湘财和南京证券,与南京证券同为传统区域性券商的角色类似,作为“新湖系”金融抓手的湘财证券,亦同样专注于区域性市场;此外,南京证券曾希望搭上南纺股份“曲线上市”,“命运多舛”的湘财证券也曾欲“借助”大智慧登陆A股,相似的“遭遇”最终让两家券商双双屈身于新三板数年。

6月13日,南京证券成功A股IPO并连续爆涨153%,成为近三年上市后表现最佳的券商股而持续发酵。相较之下,湘财证券的IPO步伐相对缓慢一些,但仍不方案我们将两家有不少相似点的中小券商,从上市历程、财务比较和基本面优势等维度进行一番对比分析。

上市路途均“一波三折”

沉寂了数年,A股正迎来证券公司
IPO大潮。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华林证券、南京证券、中信建投、长城证券和天风证券在内的5家券商过会,券商IPO的进程与速度,确实较往年增加明显。

国内外复杂的金融形势及监管部门对于券商净资本的风控体系,明显让券商加快了对于IPO的步伐和渴求度;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包括南京证券、湘财证券等多家委身于新三板的中小券商,重新开始燃起A股IPO之梦。

成立于1996年湘财证券,在国内资本市场可称得上老资格;作为国内第一家被核准为全国性综合类证券的公司,其登陆A股的历程,却可称得上异常“坎坷与曲折”。

早在2011年,坊间就传出,曾作为湖南券商“老大”的湘财证券,欲并购同为湖南本地的财富证券并谋划IPO上市;最终因并购计划失败,IPO随即宣告胎死腹中;此后,湘财证券的控股方“新湖系”,曾欲借助大智慧并购湘财证券,让其完成登陆A股之旅,但最终无奈折戟的湘财屈身新三板。

这一经历与南京证券颇有些相似,199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发起设立的南京证券,也可称得上区域龙头;虽然相较于江苏本地的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其经营规模堪称“小字辈”;但是,早在2012年,南京证券便已完成股改欲启动上市,却一直未能如愿;2015年,南京证券曾欲借助南纺股份重组之机完成“曲线上市”,但以失败告终并挂牌于新三板。

基本面均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至深

随着南京证券良好表现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投资者无疑对于具有相同“基因”的湘财证券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待其复制出南京证券的成功之路。

盎司财经研究发现,两家券商的体量几乎相当,均是区域型券商的代表;具体来看,湘财证券当前共有 55
家证券营业部,其中湖南、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占据其营业部布局的核心地位;南京证券则拥有86家证券营业部,其中42家位于江苏省内,并在宁夏地区也开设有15家营业部。

虽然湘财证券营业部数量较南京证券有所差距,但从两大券商的资产规模来比较,2017年,湘财证券与南京证券的总资产、净资产、负债分别为240.8亿与235亿、81亿与94亿、159.7亿与141亿。

而从这两家券商近三年来的业绩分析,也可称为“旗鼓相当”;数据显示,湘财证券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3.48亿元,较2016年的16.09亿,同比下滑近20%,与2015年的30.2亿营收相比,则下滑了超过50%,在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方面,去年,4.29亿的净利润与2016年几乎持平,但较2015年下滑了将近65%。

新三板券商集体抢滩登陆A股,解码湘财证券的“黑马基因”

与湘财证券相比,南京证券的营收亦经历较大波折,南京证券的营收规模从2015年的30亿,下挫至2016年的15亿与2017年的13.85亿;净利润亦从2015年14.13亿大幅回落至2016年、2017年的4.9亿与4.1亿。

如果再细分至券商主要营收构成,湘财与南京证券亦较为接近;具体来看,在2017年湘财证券经纪、信用交易、自营、资管、投行、直投业务六项收入中,受市场影响较大的经纪业务收入6.81亿元,较上年9.88亿元减少了31%,投行业务收入8017万,较上年2.7亿下降超过70%。

新三板券商集体抢滩登陆A股,解码湘财证券的“黑马基因”
湘财证券各分部营业收入构成

此外,湘财证券的直投业务亦受到较大影响,由1亿元营收下滑至-6000万;但值得注意的是,湘财证券自营收入由2016年的-5563万增加至2017年的2.13亿,资管业务、信用交易亦出现同比增长。

与湘财证券相类似的是,2017年南京证券在六项收入亦较往年出现较大变化;其中,2017年南京证券经纪业务收入5.68亿元,较上年7.76亿减少了36%,投行业务收入8972万,较上年2.56亿下降1.87倍;与此相对应,券商自营业务由2016年的1.01亿增长至2017年的2.38亿,信用交易则由4.4亿增加至4.9亿出现同比增长。

新三板券商集体抢滩登陆A股,解码湘财证券的“黑马基因”

南京证券各分部营业收入

通过财务数据以业务具体对比后发现,湘财与南京证券的业绩下滑,均与市场大环境下的经纪和投行业务占比下降直接相关联,对此,两家券商均通过多种方法加以应对;对于主业领域,湘财证券在经纪业务、投行收入逐年下滑的同时,通过扩展自营业务、资管业务和信用交易实现业绩企稳;南京证券则是通过扩大自营业务、信用交易稳定局面。

湘财更具“黑马”基因

尽管湘财证券与南京证券均通过开拓分部业务,试图挽救下滑的业绩,但由于中小券商体量较小,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单纯依赖对分部业务的补强已经较为艰难;特别是进入2018年以来,在去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国内金融监管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当下,国内券商股密集冲刺上市,一方面是基于此前监管层要求证券业制定三年资本补充规划的“落地”的时间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和当前证券业激烈竞争下的融资补血与做大做强券商主业紧密相关。

从此前市场的表现看,南京证券期待通过IPO增加公司营运资本,改善公司财务结构,并进一步发展主营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诉求已经得到投资者的极大认可,与南京证券具有类似的诉求,对于湘财证券来说,由于其属于“新湖系”,一旦成功IPO并顺利完成资本扩充,“新湖系”既有的强大金融资源或将为其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作为“新湖系”的母公司新湖集团来说,目前入股和控股的金融机构已经覆盖证券、期货、银行、保险四大领域,除湘财证券外,包括银行板块的中信银行、盛京银行、温州银行、保险板块的阳光保险,证券板块的长城证券,期货板块的新湖期货,这些金融公司业务均可与湘财证券形成合力,共同拓展券商业务生态。

除此之外,“新湖系”还布局包括万得在内的金融数据公司;特别是,作为互联网证券终端服务商大智慧占比超过20%的第二大股东,双方基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发挥出的协同作用,无疑使得湘财证券的业务竞争更具明显优势。

目前,随着湘财证券完成新三板退市,其最终上市步伐随之加快;从湖南证监局官网披露显示,早在5月份,湖南省拟上市公司报备情况表中,湘财证券就已正式进入上市前的“辅导期”,相信后续的IPO挂牌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对于湘财证券能否得到南京证券类似的追捧,“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从大环境来看,由于今年成功IPO的券商数量较多,市场竞争必定较为激烈,但对于具备特殊价值的湘财证券来说,其独特的“黑马基因”已愈发明显。

新三板券商集体抢滩登陆A股,解码湘财证券的“黑马基因”
(0)
上一篇 2018年7月4日 10:29
下一篇 2018年7月4日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