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来销量首度下滑,上汽集团亟待“重新创业”

面对汽车市场的整体遇冷,头部车企虽然避得过风浪,却又因产业结构转型速度的牵制,遭遇另一番困难景象

4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8433.24亿元,同比下降6.53%;净利润为256.03亿元,同比下降28.90%。销量方面,上汽集团全年整车销量为623.8万辆,同比下降11.5%,大于市场整体8%的跌幅。这是上汽集团近14年来,首次出现销量、营收与利润同步下滑的情况。

面对增长出现拐点,上汽在财报中将销量下降原因,归结于国五与国六车型切换加剧供需矛盾、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影响。印证了在燃油车市场增长触顶,而新能源车方兴未艾的当下,上汽集团产业结构正面临着严峻的阶段性考验。 

燃油车市场发展触顶,合资车业务下滑

造成上汽集团跌幅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上汽三大支柱的合资公司销量的整体下滑,拖累了集团的整体表现。

根据财报数据,其中上汽大众全年销量200.18万辆,同比下降3.07%,上汽通用销量160万辆,同比下降18.78%,上汽通用五菱销量166万辆,同比下降了19.42%。而作为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车2019年销量67.32万辆,同比仅下降4.08%。 

不过,纵然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资公司销售下滑相比其他更为明显,却仍然是上汽集团销量支柱,三家公司承担了上汽总销量85.5%,而自主品牌仍仅占10.6%。可见,纵然上汽总裁王晓秋曾喊出“上汽必须要发展自主,不能合资独大”,但上汽集团整体业绩,在短期内仍然需要依靠合资品牌来拉动。 

然而,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尤其是燃油车市场,正在处于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的过程。业内人士分析称,汽车消费能力始终处于下降通道,尤其是中端、低端车销量持续下滑,成为了车市困难的关键原因。但上汽集团并没能顶住压力,跑赢市场,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上汽合资品牌的乏力。 

去年12月,上汽大众帕萨特车型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取得的同级别最差成绩。视频中,帕萨特车身严重变形、A柱几乎折断、气囊起爆后没有保护到乘员头部等等。随后帕萨特登顶汽车质量投诉排行榜的榜首,并且当月销量骤降近4成。 

上汽通用则在三缸发动机布局,2019年3月,上汽通用曾表示,将陆续搭载通用新一代驱动系统,扩大三缸发动机的搭载率,然而“小排量”汽车不仅没有获得市场大量认可,甚至反而让整车价格成为“年度跳水冠军”的殊荣,大幅度的降价对品牌伤害非常大。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国内宏观经济和汽车市场将面临阶段性的严峻考验,也加重了以乘用车为主的上汽业务的萎缩。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整体车市1-2月累计销量196.9万辆,同比下降41.0%。上汽大众前2个月的销量累计为12.3万辆,跌幅为59%,其中上汽大众2月销量为1万辆,同比减少91%。

 而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2020年3月份产销快报显示:3月共销售新车23.1万辆,同比下降58.6%,库存深度超过3.5个月的品牌有8个,其中库存深度最高的3个品牌中两个都是来自上汽大众。远超行业整体水平的降幅,对于重点依赖合资品牌的大众来说并不乐观。

“新四化”救场,上汽押注海外市场

 为了让上汽摆脱“至暗时刻”,去年7月,王晓秋正式接任上汽集团总裁。作为彼时上汽刚刚发布7%跌幅的销量预警后,上任的高管,“临危受命”王晓秋被寄予了带领上汽集团在市场低迷中重现辉煌的期望。

图片来源:上海汽车集团官网

王晓秋上任后,便提出了“电动化、智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而在上汽在业绩解读中,也将亮点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以及海外市场的增长。数据显示,上汽集团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万辆,同比增长30%;海外市场整车销量达到35万辆,同比增长26%。 

然而,从短期发展来看,上汽集团在结构深度变革之中仍有诸多挑战。 

在电动车领域,去年特斯拉宣布在上海超级工厂,不到一年时间,今年1月7日“国产Model3”便迎来首批交付,而29.9万元的起售价,必然对现有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带来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快速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借了上海市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东风,这对于同样身为上海汽车制造企业的上汽集团来说,自然成为了首当其冲的竞争对手。 

为了寻求和开拓新的市场,这几年也有很多国内车企开始走出去,名爵EZS的成功为上汽注入了强心剂。然而,面对全球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未来数个月内,全球汽车产销整体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 

而在“新四化”的另外两个方面,作为“共享化”代表的享道出行在整车产销面前,对于营收主体目前尚不能形成影响。而在“智联化”方面,上汽集团2019年共投入研发费用133.9亿元,围绕智能驾驶产业链,在域控制器、智能网关、智驾底盘、ADAS系统等领域均有相关布局。然而自动驾驶业务目前尚难成气候,百亿研发费用带来的增长短期内无法体现在营收与销售的数字中。 

面对车企严冬,国内车企抱团取暖或成趋势

为了在车市“寒冬”下更好生存,越来越多的车企相互之间开启了“抱团取暖”的模式。去年12月,上汽集团与广汽集团联合发布公告,宣布签署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中国地方国资委旗下汽车集团公司首次进行战略合作。 

图片来源:上海汽车集团官网 

而“抱团取暖”,最为核心的便是“共享”。通过战略合作,双方将实现技术的共享,通过联合开发核心技术,共同提升上汽与广汽提升自有品牌竞争力。从此次合作围绕新能源三电和前瞻技术的研发中可见,在该领域造诣更深的上汽将成为主场,前期可能以上汽“输出”为主。 

而“抱团取暖”的另一特点,便是对于产业链资源的共享,目前两个集团加起来自主品牌销量超过 120 万辆,合作开发有助于扩大双方的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抱团取暖”,强化了双方的技术、成本、渠道等多方面优势,更有能力推出产品力更强的自有品牌车型,有效应对特斯拉等海外品牌的竞争,同时,双方还将实现渠道共享,共同聚焦新的商业模式聚焦,同时合力扩展海外市场。 

车市的寒冬虽然为车企的发展降温,但同时也让各家可以心平气和地在一起抱团取暖,终结“各自为战”的时代。对于上汽来说,想要更早结束对于合资品牌的依赖,让自主品牌“唱主角”,或许应该放下头把交椅的身段,重新审视未来发展的方向,结构改革也许仍然是个长期过程,用“重新创业”来形容也并不为过,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7日 18:32
下一篇 2020年4月17日 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