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故事知多少?WAVE SUMMIT 2021等你来研究

对于开发者来说,开源究竟具备什么魅力?

据中国开源软件(OSS)推进联盟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开源发展蓝皮书》显示,中国已经具备了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群体,32%的中国开发者参与过开源项目,我国开源生态正在快速形成。在此过程中,中国开发者正在从开源使用者向开源贡献者快速过渡。

与之而来的就是中国开源技术力量的加速崛起。作为目前国内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功能完备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百度飞桨在不断成长中,也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开发者,他们在飞桨上使用、创新、贡献,在升级打怪的过程中也更新自己的开发者“日志”。

「AgentMaker」是一个基于飞桨“二次开源”的开发小组,六个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源于对开源的向往和对技术的热爱,在AI世界里相遇。在组队“上分”的过程中,他们也完成了从学生到一名合格的飞桨开发者的身份蜕变。那么,对于飞桨的开发者来说,开源意味着什么,他们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许,我们可以从「AgentMaker」小组的养成计划中窥探一二。

01众人拾柴火焰高少年组队进行时

「AgentMaker」是一个基于飞桨做“二次开源”的开发者团队,目前拥有6名正式成员: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志浩、喜欢攻克难题的培楷、热爱一切有趣事物的子瑞,以及具备“扫地僧”精神的GT、乐于分享的艾梦和同样喜欢钻研的继旭同学。六人背景不同、性格各异,但作为AI Studio上活跃的飞桨开发者,他们的相识或许早已埋下伏笔。

说起当时成立「AgentMaker」小组的缘由,其主要创始人志浩在思考三秒后,给出了答案——“众人拾柴火焰高”。据志浩描述,在小组成立之前,尽管飞桨已经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算法、算力和框架支持,但一个人做项目要花费的精力太多,从前期的项目制定、找参考找资源,到后期的项目推广,这一套流程下来会非常累。在AI竞赛中“不打不相识”后,志浩、子瑞、培楷三人“组个队”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AgentMaker」的雏形就此诞生。

image.png

AgentMaker的Github主页

关于为什么会起“AgentMaker”这样一个名字,志浩表示在接触飞桨做开发时,了解到Agent在人工智能中指的是“智能体”,日常场景中很少见,但在强化学习中是一个常用名词,而Maker是指制造者。因此,联想到之前在飞桨学习、开发的经历,志浩“灵光一闪”,就有了「AgentMaker」这一名字。

随后不久,在“邀请制”的严格审核下,GT、艾梦、继旭陆续加入,团队组建基本完成。在背景各异的成员的共同驱动下,成立不到三个月,「AgentMaker」已经完成了16个项目,涉及计算机视觉、图像安全、3D点云等多个领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高产”,离不开成员间优势互补和互帮互助,才让项目“锦上添花”,其中多个项目在开源社区都收获了“Star”(一种项目点赞形式)。例如PaTTA,是基于飞桨开发的模型测试增强工具,可在对速度不敏感的场景下轻松提升模型性能,也是「AgentMaker」收获“Star”数最高的项目;PPIM,是飞桨迁移模型库,内含多个最新顶会模型,支持PaddleCV三件套以及高层API;还有飞桨3D点云模型库PAPC、飞桨快捷推理工具PPQI、飞桨强化学习实战指南RLBooks等项目都备受好评。

image.png

AgentMaker的热门项目

对于这群少年来说,「AgentMaker」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更多的意义是与积极且优秀的人,一起快乐的敲代码,不断开拓边界,做有趣且有用的事情。正如志浩所说,“我们的目标是将飞桨框架与教学相结合,拆解框架运行逻辑,撰写教学文章,让开发者都可以快速熟悉某一个框架的‘前世今生’,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高效。”

从飞桨AI底层框架出发,建造一座供所有开发者轻松学习、调取、研究的“开发宝库”,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坚持以恒的信心,更需要对开源、对技术的无限热情。为此,「AgentMaker」也决定开始新一轮的招募计划,希望邀请更多的“智能体创造者”一起组队,让“开源”这把火焰燃烧得更加热烈。

02步履不停与飞桨共生成长的开发者

尽管「AgentMaker」是一个成立不足3个月的“新生代团体”,但团队中的很多人都是见证、并与飞桨开源共同成长的开发者“老炮”。GT回忆到,在2018年加入飞桨时,关于项目开源的讨论并不多。随着飞桨的发展,AI Studio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有技术实力和开源热情的开发者,讨论的话题也从深度学习的“技术帖”向更高阶的技术开发、应用发展。“如果放在前几年,或许还攒不起来AgentMaker这样的开源小组”,在谈及与飞桨的结缘时,GT感慨道。

image.png

GT、培楷、志浩Github账号

开源5年来,飞桨与开发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截至2020年底,百度飞桨已经凝聚了265万开发者,在此过程中,更不乏「AgentMaker」这样的开源小组出现。飞桨为开发者的茁壮成长提供“土壤”的同时,也让这片“土壤”更加肥沃,如GT所说,“飞桨还保留着非常纯正的开源氛围,只要你的项目做得好就会被谈论和交流,而不是以商业价值来评定好坏,而且里面的开发者都很无私奉献、乐于分享。”

也正是这样一批又一批受到开源精神感召的开发者们,不断地反馈、更新、二次开发,用热情和信仰为飞桨这片土地浇灌着“养料”,让飞桨的开源开发生态越发繁荣,并形成良性循环,让更多的开发者可以在飞桨持续创造并实现价值。

在「AgentMaker」眼里,技术信仰、无私奉献、热情和乐于分享是飞桨开发者的特质,肆意追求技术创新、实现想法,以技术论英雄是开源的魅力。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也让他们的人生轨迹改写——子瑞因为接触飞桨,而开始了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实践;继旭在一系列开发之后确定了自己的事业方向;培楷在飞桨社区交流中,收获了许多项目机会……

“我们这个组织坚持技术创新,希望对飞桨的生态建设起到补充作用。”对于开发者来说,在飞桨做开源的经历是一段奇妙的人生之旅。而对于飞桨来说,开发者同样是最宝贵的财富,正是这样一群怀揣着朴实的技术梦想的人因为热爱而聚集,才让飞桨变得更加完善、飞向远方。

据《2021中国开源发展蓝皮书》统计,百度的开源事业围绕着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知识图谱、量子计算、开发框架等新技术领域展开,并以此促进内部协同和建设外部生态。与此同时,百度还积极致力于AI人才的孵化和培养,为各阶段的开发者打造完善的开发环境和条件。目前,百度面向高校开发者制定了产教融合举措,如提供全套资料包、能力认证、课程共建、亿元算力等一系列的支持;面向企业不同层级人群分别打造了AI快车道、AI私享会、首席AI架构师培养计划,以及在多个城市设置“飞桨领航团”等。在此过程中,优秀的开发者不断涌现,如截至2020年底,就有97位优秀的开发者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百度飞桨开发者技术专家(PPDE),书写着新的篇章。

开源不止,飞桨与开发者的故事未完待续。还想了解更多开发者的背后故事?锁定5月20日,WAVE SUMMIT 2021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即将解锁更多有趣、有料的“飞桨人生”。在这次诚意满满的AI盛会上,飞桨为开发者还准备了一场深度学习领域的顶级饕餮盛宴。除了峰会主论坛,还安排了五大平行论坛、30+专题演讲,为广大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和个人开发者带来最新业界动态和前沿科技。此外,针对开源这一话题,峰会特别设置“开源开放共创未来”平行论坛,通过圆桌对话、大咖演讲等形式探讨“如何走顺深度学习的最后一公里”、框架技术原理与展望等,与广大开发者聊一聊“开源那些事”。

image.png

想知道WAVE SUMMIT 2021还为开发者准备了哪些惊喜?5月20日,一起拭目以待吧!

(0)
上一篇 2021年5月18日 15:24
下一篇 2021年5月18日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