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越野的传奇:212的军工品质与精神传承

黑煤球、绿军装、灿烂的阳光、耀眼的红旗和部队大院门口的212越野车,是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最重要的镜头。对于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而言,任何一个元素的缺失,他们的青春都会显得不那么完整。不同的大院,同一个212,其实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找到它那道军绿色的身影,比如《芳华》《戈壁母亲》等。特别是它标志性的军绿色涂装,更是成为了肃穆军旅题材电影当中,最不可或缺的时代元素之一。

图片1.png

(图:212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剧照)

212越野车,军工品质,“烂路专用”

212越野车样车诞生于1964年,1966年5月5日被批准设计定型,随即进行量产,并广泛装备于一线部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更是成为部队主力车型,且应用十分广泛,衍生出了指挥车、牵引车、侦察车、救护车、无后座力炮车等多种车型。

作为我国第一代“军马”,212是一辆吃得了苦的车。相对家庭用车而言,军车往往会面对更为极端的天气和复杂的路况,并且当时国内道路建设还不太理想,南方多雨北方多雪,对212车身性能的考验可见一斑。而事实证明,212确实经受住了各种考验,212也因此成为军工品质易用可靠的象征。一位退伍多年的老兵曾回忆说:“212皮实耐用,它陪着我们的部队官兵一起走南闯北,简直就是‘烂路专用’越野车。”

图片2.png

(图:212经受各种复杂路况考验)

改革开放之初,212开始进入民用乘用车领域,逐渐遍布大江南北,它代表的军工品质和军工精神得以传承发扬。中国自驾探险第一人、中国达喀尔车手何旭东在《212 档案》纪录片中讲述到,212是全世界越野车生产持续时间最长的车型之一,从1966年至今一直没有停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它符合军用功能的可靠特性。

图片3.png

(图:何旭东在纪录片《212档案》中讲述212的历史传承)

   212极强的高通过性、高易用性和高可靠性,一直被车迷们津津乐道。由于它能轻松应对炮弹坑、巨石阵、沙坡侧挂、骑刀锋等这样的极限路况,至今,仍有不少212活跃在国内越野圈中。越野迷们对它的评价是“只要能适应,开就完事了”。

图片4.png

(图:212轻松应对骑刀锋&沙坡侧挂路况)

212重生:用军工品质打造极致的性能和体验

在中国军工制造的发展史上,212曾是一面旗帜,它不仅为国防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更在转入民用领域后,为人们奔向小康生活加足了马力。但随着汽车市场商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闪耀夺目的212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只剩下一些有着军工情节和怀旧情节的人们,还在艰难支撑着212为数不多的市场销量。

不过,近期一条“212的生产制造企业,也就是北京汽车制造厂,将带领全新的212品牌全面复出”的劲爆消息在行业内猛然炸响。据了解,全新212已在工信部公示,预计在下半年上市。新车除了沿袭经典造型之外,还增加了一些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新技术和新看点。北京汽车制造厂为此还专门成立了212越野车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全新212品牌:这些令抱有军工情怀的消费者充满期待。

图片5.png

(图:全新212官方设计手稿)

吹响这个复兴号角的关键性人物,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掌门人陆付军先生。虽然已不再着戎装,但陆付军先生对212始终抱有不褪色的军工情怀和眷念。他要以军工品质打造出的极致性能和体验,让212品牌实现复兴,让212越野车在硬派越野细分市场中,再次成为产品代表和行业标杆。

图片6.png

(图:陆付军向媒体介绍212发展历史)

从战场到市场,从部队到家庭,212传承了优秀的军工精神和军车品质。它不仅悍卫了国防安全,支援了国家建设,还很大程度上增进了民生福祉。而在时间长河中,奔驰而过的212越野车,早已化身成为一根线,串联起了每一个人的青春光点。给每一位从那个年代走过、路过、成长过的人的心里和青春里,都留下了一道清晰的时代和青春烙印。

212,欢迎归来!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2日 16:51
下一篇 2024年5月22日 17:23